汴梁时月 第三百六十四章 说服(1 / 5)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18 字 2022-08-16

陆府,陆盱书房内。

面对着自己的父亲,陆垚没有选择隐瞒,他将自己心中的话全都告诉给了父亲。起初,他确实是十分喜欢韩韫玉,要说是一见钟情的程度也不为过,不然他也不会在已经悔婚之后重新和韩家订立婚约。

而后韩韫玉的表现也是让陆垚满意的,她作为一个大家闺秀,竟然可以抛头露面,直接当着曹家人的面跟陆垚表明心意。那个时候,可以说陆垚是最爱韩韫玉的。不过,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陆垚渐渐发现这韩韫玉似乎跟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二人甚至于可以说是渐行渐远。陆垚越来越觉得,她喜欢的并不是自己这个人,而是自己写出来的石头记。至于那石头记写的到底是什么,陆垚再清楚不过。或许是上天想要让陆垚看清楚这韩韫玉对自己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安排了一出棠溪故意将文稿给送错的事情,后来的结果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韩韫玉对着陆垚原创的大加指责,说这东西她根本就看不进去,更是直接不相信这种会是陆垚写出来了,这可是着实伤透了陆垚的心。为了确定韩韫玉的心,陆垚亲自去跟她见上了一面,并且询问韩韫玉,到底是出于何种理由才嫁给的自己。而从韩韫玉那里的出来的结论,更是让陆垚有些大失所望。原来,韩韫玉喜欢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文采罢了,并非是自己这个人。既然她不喜欢自己,自己又何必强人所难呢?于是,韩韫玉也就渐渐淡出了自己的视野。

与此同时,曹菡的身影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陆垚的视线当中,她有着和现代女子一样的爱情观念,认为嫁人就是要嫁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不然婚姻是不会幸福的,所以,她是不会随便听从父亲曹国舅的命令嫁给一个陌生人的。而且曹菡性格直爽,比起韩韫玉的小家碧玉,陆垚觉得婚后发生矛盾的概率,和曹菡会小许多,因为曹菡什么事情都喜欢说出来,不藏着掖着,这样就算是发生了争吵,二人拌嘴几句,事情过后谁都不会记得。但是韩韫玉就不一样了,女人心海底针,这六个字体现在韩韫玉身上可以说是再清楚不过了。本来陆垚是以为韩韫玉非常喜欢自己,他也感到十分开心,可是当真正询问她意思的时候,陆垚才知道,韩韫玉不过是对于父母的决定顺水推舟罢了,就算陆垚写不出石头记这种惊世骇俗的文章,韩韫玉还是会听韩永合的话,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陆垚,这是让陆垚非常失望的原因。

虽说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在西周时期,婚姻成立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能够缔结婚姻的实质要件有三个,或者说是古代婚姻制度的三原则。“一夫一妻多妾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为婚姻缔结的法定构成要件,在古代婚姻关系的建立上必不可少。

《礼记昏义》说:“婚礼者,将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古代人认为婚姻缔结的目的,除了绵延子孙,世代传承以外,还具有“合两姓之好”的功能。也就是说,婚姻不仅是男女之间的私事,同时还涉及两个家族之间联合。当时人们很重视“附远厚别”的择偶标准,通过与其他家族联姻的方式,从而实现与其他家族结盟,有利于本宗族壮大和发展。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有公主外聘他国的“和亲”例子,其原因就在于此。

《诗经》曰:“娶妻如之何,必告知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礼记》中也有记载:"男女无媒不交。"意思是说,娶妻必须经过父母同意,并且经过媒人介绍,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意思是说在古代,如果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擅自成婚的,会遭到到父母及他人的鄙视和唾弃。西周以后的朝代一般都通过立法加以规范,比如《唐律疏议》规定:“为婚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