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为教授。”宣告了武学的正式建立。但武学的建立却备受许多儒教士大夫的责难和抵制,他们“以为古名将,如诸葛亮、羊祜、杜预、裴度等,岂尝专学《孙》、《吴》”为理由,不断攻讦武学,造成了社会上出现“英豪”之士耻于就学的怪现象,入武学者屈指可数。由此可见,这个时期武学其建立与存在只是昙花一现,此后,立废无常的宋代武学就在曲折与磨难中艰难发展。
针对当时教育培养人才重文轻武的弊端,宋神宗熙宁五年,王安石再次提出兴办武学,并将其列为官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熙宁五年六月,王安石在上书中说:“臣等欲复置武学,以广教育,以追成先朝之志。”在王安石建议下,同年六月二十七日,宋代武学重建于武成王庙。“以尚书兵部郎中韩缤判学,内藏库副使郭固同判,赐食本钱万络。”至此,武学成为宋代官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宋代军事人才培养的高等专门学校,此后中央武学不再废除。在宋代中央武学建立后,宋徽宗崇宁年间,宋徽宗命各地方州县设置武学,以向中央武学升贡,由此“诸州皆置武学”。宣告了武学的鼎盛时期的到来。北宋地方武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配套制度,对后世地方军事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靖康之变后,武学陷于瘫痪。虽然宋高宗绍兴十六年曾下诏令于临安府修建武学,但直到绍兴二十六年,高宗悲哀地发现“武学颓弊,因谕辅臣曰‘文武一道也,今太学就绪,而武学几废,恐有遗才。’诏兵部讨论典故,参立新制。”武学陷于瘫痪。
追究此时武学陷于瘫痪的主要原因大体有二:一是将子弟皆耻习弓马。对此,高宗直指当时朝廷的弊端“国家设武选,所系非轻。今诸将子弟皆耻习弓马,求换文资,数年之后,将无人习武矣,岂可不劝诱之。”他企图重兴武学来促进军事技能的发展,但限于当时重文轻武的文化,因此成效甚微。二是由于议和为当时宋朝的基本国策,加之宋代武官地位不高,武职的吸引力很低也限制了武学的发展。后经宋高宗的再三督促,南宋武学的建设才逐步走入正轨。从崇宁三年诏置到宋灭亡的1279年,宋代地方武学共存在达175年之久,当时宋代州县设立武学主要集中在安徽、江浙、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宋代尤其是南宋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尽管不是所有州县都建有武学武斋,但上述这些地方创办的武学,尤其是县所立武学,都对宋代军事教育进一步普及做出了贡献,对宋代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及武学教育体制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意义。当然,此时武学的复建有一些只是名义上的重建,仅对学舍的略加整修而已,基本没有教学活动。
纵观整个宋代武学的发展历程,可谓是“命运多舛”。宋代武学受康定初,西夏李元昊反叛影响,自景佑元年由富弼在景佑上书仁宗而萌芽,直至庆历三年宋仁宗才下诏“诏置武学于武成王庙”建立了武学,然而短短三月,庆历三年八月二十四日,仅仅95天,庆历武学便在被罢止。这其中的原因既有宋太祖时期就留下的“崇文抑武”的国策影响,更直接原因则是宋夏战争的终止对军事人才需求的下降,两国议和使得宋廷对于武将的需求没有战争刚爆发时那么急迫,由此,宋代武学“鸡肋”一般的属性一览无遗。而接下来熙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时武学的复建也再次佐证了军事人才需求与武学的关系,治平元年,西夏进攻庆城失败,西夏转攻为守,经多年休养生息后又有了狼吞中原的野心和实力,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五月再度掀起大战。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是宋朝,这极大地鼓舞了宋神宗的信心,同时也成了王安石恢复武学的重要推动力,并将武学纳入宋代官学体系中,大大提高了武学的地位,自此中央武学虽有波折,如元丰四年征西夏失败,神宗驾崩哲宗即位,新旧党争等都影响了武学的发展,但也不再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