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形成了一种「君臣共治」的风气,这比起唐太宗的纳谏又要强出了许多。
但是,后世能记住的皇帝,除了那些马上开国的帝王外,于太平盛世的帝王总是容易忽视,除非你能如汉武一般地雄才大略,死拼匈奴,开疆拓土,而如汉之文、景,宋之真、仁这些承平帝王,又能有几人记得?
赵祯的性格被视为「懦弱」,他治国的方略是「无为而治」,说明白些就是「不折腾」,即使是形势所迫时支持范仲淹等人发发动「庆历新政」,但也很快无疾而终地草草收场,似乎对国家并没有在利益上带来根本的转变,至多也就是在吏治和科举上有了些许了改革,并未见到什么成效。
他这种性格的形成自有其合理性的轨迹可循,他是12岁时即位,前10年中,有「大娘娘」刘娥主政,这可是历史著名的贤后,素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而闻名后世,在她的主政下,社会清明,人民安定。
而这一时期的仁宗只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直到刘娥死后,他才真正地开始亲政,长期自我约束使得他性格有些懦弱也是很自然了,还好,至少他没有如前朝有些皇帝那样,一但没了束缚便为所欲为地狂放了起来。
宋朝最被人诟病的便是军事上的孱弱,「北宋缺将,南宋缺相」是一个共识,北宋的名相一堆,而勉强能放到台上的,大概也就狄青一人;而后人对赵祯的指责,就是将北宋对边患的忍让,开启了有宋一朝懦弱军事之大局。
其实这个并不能完全怪赵祯,太祖赵匡胤得国来路不正,为防止后世效仿,便制订下了「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这便是「祖制」,我们从那些名臣,如欧阳修,文彦博等人对狄青的打压和诬陷,就能看出其中端倪。
面对当时不断崛起并蚕食西北的党项人,宋朝在前期多次的惨败后,不得不让范仲淹和韩琦这样的文臣率兵进行抵御,最后是依靠堡垒战略,「长烟落日孤城闭」,好不容易止住了颓势,当然,输以「岁币」也是不可少的,空留下「燕然未勒归无计」的一声长叹。
大宋自「澶渊之盟」始,似乎便尝到了甜头,用点点散碎银两便可息兵罢战,这比起耗费许多军资和生命的代价来说,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何乐而不为,于是,议和输币便成为宋朝对外战争的主旋律,一直影响到宋末,直到亡国,所以,这帐便也算在了仁宗的头上。
他放任官嬉民恬,「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他养虎为患,坐视小小的西夏成了气候;他不思进取,失去改革的最佳时机,武备废弛,后患无穷,不仅那收复燕云是一个遥远的梦,而且还被后来的金人直接吊打得惨不忍睹。
所以,后来以至于人们将60年后的「靖康之耻」,及北宋迁都五国城的烂账,也有意无意地算在了他的头上。
这些应该是后人对仁宗一朝最大的不满,因为他本来有着一手好牌,却没有解决当时面临的各种困难,比如「三冗」和土地兼并日趋严重等问题,「而后人也乐于拿汉武帝打得匈奴满地找牙的事例,来同这可怜的宋仁宗比较,这一来便更显其不堪了。
后人对前世帝王的评价,是站在而今的角度来进行的,汉武帝的功业自是伟大,但是连年征战使得国库空虚,经济衰退,民不聊生,试想,如果让你选择,你是愿意在汉武帝治下生活,还是在宋仁宗那「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时代生活呢?结论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若要从雄才大略上来衡量,赵祯同秦皇汉武们自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他欠缺英武帝王应有的霸气;但是,他却开创出一个群贤毕至,能吏辈出的时代,本人又勤政爱民,在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是封建时代的巅峰,这点是任何人都认可的
。
赵祯一生都在鼓励人们读书,我们耳熟能详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