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此时不走,更待何时(3 / 4)

织明 蜗牛非牛 5762 字 6个月前

“山人昨夜卜一文王神课,少则旬月之间,多则一二月内,即可全师远遁高飞。至于究竟如何走法,请容山人暂不奉告,还需到时才能揭开谜底。”

袁时中似乎有些不甘心,他又追问着:“遁去何处?”

“东、南两个方向,皆利我小袁营。”

“你算得可准,确能全营遁走?”

“此等大事,岂敢妄言!”

刘玉尺每当想出奇谋妙计之时,都会效仿三国时蜀相诸葛亮,以“山人”自居,既显其清高脱俗,又体现得意之形。

袁时中听他一口一个“山人”,便即猜到他必是已然成竹在胸,心情也为之稍宽,他笑着说道:“但愿军师妙算得成,使我小袁营平安遁走!”

刘玉尺则气定神闲地笑着说道:“将军请稍安勿躁,闯营耳目众多,不宜详述,一切但请听玉尺安排就是!”

他说完话便即托词告退而去,军帐内,袁时中、朱成矩、刘静逸三人大眼瞪小眼,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灵丹妙药。

…………

片刻后,刘玉尺便即回到袁时中的大帐之中,此刻他的手里多了一份文稿,呈递给袁时中,请他过目一阅。

袁时中就着烛火光辉,拿起书稿粗粗看过一遍后,不觉在心中奇怪刘玉尺究竟是何意,便谦逊地说道:“军师,这究竟何意,还需得你给我解惑啊。”

刘玉尺微微一笑,便开始解释起来,原来这是模仿《千字文》的样式,而写出来的四言押韵体诗词,主要就是歌颂李自成的不平凡,以及他的颖悟多力,还有就是写他起义后如何屡败官军,威震中原。

其中有一段更是他的得意之作,刘玉尺不知不觉间便将原文给读了出来:

“诞膺天命,乃武乃文。

身应星宿,名著图谶。

吊民伐罪,四海归心。

泽及枯骨,万姓逢春。

德迈汤武,古今绝伦。

袁时中听到这里时,突然叫停问刘玉尺“诞膺天命”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刘玉尺连忙解释说就是“承受天命”的意思,是借用了《尚书》里称颂周文王的原话。

袁时中点了点头,又问他道:“传闻李闯王乃天上‘破军星’下凡,原是骂他的话,你这一说他‘身应星宿’,怕有些不妥吧?”

刘玉尺笑着回他:“说他是‘破军星’降世,自是人们因见他到处破军杀将的猜想之词。然似他这样人,必是上应星宿无疑。

倘有人问起闯王究系哪位星宿降世,将军就说乃‘紫微星’降世即可,闯王和老府人等听到,必然喜悦。”

“‘紫微星’?可有何依据嘛!”

“‘紫微’乃帝星也,为人君之像,将军如此作答,闯王必然高兴,又何须依据啊。”

“如此大事,竟是信口开河的嚒?”

“信口开河的荒唐事儿,自古便常有之,谁会真的去寻根问祖呢?就说‘刘邦斩白蛇’之事,谁可作证?不一样记入正史之中了嚒。

像此类故事,哪一个朝代没有,请将军信玉尺所言,尽管大胆去说,其结果呀,哼哼……只有好处,决不会坏事的。”

袁时中仍觉不能完全放心,又问道:“倘闯王和牛、宋等人问我,何以知晓是‘紫微星’降世,我又用什么话儿回他?”

“将军只管推到玉尺身上,就言是听我说的即可。”

“他们若是当面问你……”

“我巴不得他们来当面问我呢!”

“如何作答?”

“我与那宋矮子一样,奇门、遁甲、风角、六壬、天文、地理,样样皆有所涉猎。除此,我还精通望气之说,与那宋矮子相比,就算不能胜他,也绝不输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