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舆论战线也打的火热!(2 / 2)

太窄,是不是要学一下新民时报的做法?结果被同党一阵痛批!咱们是要抨击奸人,做的是为国为民的正事。学阮大铖一样办恶俗小报,这不是成心玷污我们的神圣事业吗?

如果朱由检知道了他们的想法,真会忍不住给他们上一趟传播理论课。在需要争夺话语权和传播力的情况下,你们避俗就雅,这不是瞎花钱吗?无论是啥时代,俗就是比雅有市场,这是人性的弱点!

“主编、报童们反应咱们每一期出的报纸量太少了,一上街不一会就卖完了,咱们能不能多刊印一些?”负责发行的职员向阮大铖汇报了报纸供不应求的实际情况,问他能不能加印。

加印?加印得花钱啊!现在一份报纸的出货价是两文,实际上是在赔本赚吆喝!阮大铖想了一下说道:“加印会让报社赔钱更多,这样下去会不会入不敷出?”

“主编、咱们报社的开支、一期报纸稿费在六十到八十两银子之间,大头主要在稿费这块,其实加印之后总体的成本并没有增加多少!加印五千份由于人手没增加多少,分摊到每份身上其实还便宜了哪。”

“那以后就按每期一万份印吧!反正陛下给的经费充足,咱们不愁没钱做事。对东林哪边也无需多关注,吾看了他们的文集,还在玩小孩把戏而已。”阮大铖自从办了报纸后,发现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大为不同。以前他觉得士林这一亩三分地就是文坛的全部,现在他才发现,原来文坛要比想象中的大很多。

就说报纸发行的连载小说这块,以前他都不觉得这玩意上台面,可现在才发现,这种形式才最有读者群。也就才发行了五期左右报纸而已,京城的茶馆里已然有专门的说书艺人开始讲报纸上的小说了。

他本以为东林人弄文集会让新民时报大受影响,可结果是现在京城大街小巷百姓们谈的都是新民时报,根本没人搭理东林的文集。也就是说,东林的文集压根就没进入陛下所说的大众市场,他们只是个小圈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