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简单。目前的这些机械,要不是朱由检强行上马,说实话真不具备使用条件。
“问题很多,但前途光明,起码今日下午咱们合议的时候,还是找到了不少解决问题的办法。绝大部分问题,以现有的技术是完全能够改进的。今日之后,天工局和研发司分头来改进缝纫机。改进的好坏、由服装厂的工人师傅们来打分。下一批哪家要是改进的不好,服装厂就减少哪家的订单。总计五百台机械,朕要看看到底是那家更上心。”
建研发司不光是为了解决天工局的经费问题,也有让两家互相竞争的用意。不引入竞争机制,很容易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比如天工局这次弄的缝纫机,虽然在功能上有很大的创造性,但对细节问题处理的相当粗糙,尤其是在一线生产应用上,并没有用心。
“要带着问题搞研发、要集思广益搞研发、要以一线生产应用的实际搞研发、还要将研发规范化,要考虑具体制造和维修的问题。现在做的这二十台机械,有些零件甚至都没法相互更换!这个样子肯定不行!朕要的是能大规模生产,能大幅提高制衣效率的机械。从今日开始,你们两家的技术人员要驻厂服务,随时帮着一线生产部门来解决问题,掌握技术改进方向。一年后,服装厂的制衣产线要全部换成缝纫机,朕不希望那时候,缝纫机还是像现在一样,全是问题。”
十分严厉的对工匠们提出了批评,批评完工匠们后,朱由检又和服装厂的负责人班子进行了沟通。向他们提出了在不增加人手的情况下,明年服装厂日产量要比现在扩大五倍以上的要求。
“机械要好,还得用好,训练出一批熟练操作缝纫机的工人,同时调整生产模式,要能更好的发挥缝纫机的优势。比如、对生产线进行分工,不要让踩缝纫机的人,再去搞一些边边角角的裁剪缝补事宜,这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能。总之一句话,要多动脑子、善于总结,不能用死脑筋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