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以后读书人就是普通人!(2 / 2)

五六年以后,缺职填满,大学生以及退役兵卒又过多,到时该当如何?”吴生作为政务官员的魁首,思考政策时自然要稍微将眼光放的长远一些,所以他提出了一个非常矛盾的症结。

缺人的时候无人可用,可等到平天下的大战结束一切走向正规后,人才供应好像又太过富裕,怎么安置又成了问题。不说大学生的事,就是退役士卒的安置,按计划的士兵规模和现行的制度来看,三到五年以后,每年要退出现役的兵卒很可能超过十万。每年安置十万人到地方政务部门中,就很不现实。

“总体来看、以现有大学生的规模,以及健全各级衙门功能结构的深度推进,未来十到二十年时间,各级衙门还是有条件消化大部分的。二十年之后结合退休致仕的政策,依然能将大部分人消化,顾此大学生职事安排不是大事。当然这其中还有些矛盾和细节之处,比如将来可能没有那么多官事岗位可供他们就职,再比如可能某些地域和官衙系统会出现短期内的人员缺口。对于这些事宜,可以用向下延伸,以及向大中专和初高中延扩的方式来解决。大学生也可以在更基层的岗位就职入朝,缺员的岗位也未必只能用大学生。”

“陛下、让大学生去做八九品的普通吏员,他们未必愿意吧?”在吴生的意识里,大学生虽然比不上进士,但起码也算举人和秀才吧?让他们去干原本下贱的吏员干的活,真是很难想象。

“现在咱们要干的事是让天下多数人能读书,那么以后读书人就是普通人而已!对于普通人来说,八九品的吏员待遇不算差吧?真正的人才是从实践中磨砺出来的,不是上了大学就天然要当人上人。还有大学教育这块,要确定一个严进严出的原则。在学校要对科业完成度进行评级,评级不高的,现在就得往一些低级职事上分流,甚至有些表现太差的要开除学籍,或者让其自谋职业。言而总之、朝廷开学是为了让天下人有个上进的机会,而不是让他们天然的赖上朝廷!在学、在仕都得有逆水行舟向上奋进的态度,不奋进就把机会给其它奋进的人,朝廷不管包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