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地以三成左右的价格佃给佃农去种,对地主来说,确实很难接受。刨去给朝廷缴的一成税,剩下的实在不多。照这个价格,买地置产就是一件很划不来的事了。
曾经朱由检也想过用行政的方式去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但要是出台这样的政策,整个大明的政体性质都得改变,所以最后也就罢了这个想法。
但没想到,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问题被市场自己给解决了。从各地官府报上了数据来看,除了少数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农田的交易量都不怎么活跃。反倒是城市周边,用来盖房和建厂房的土地,不但交易量大,价格也在逐年攀升。如此来看,田产这块的吸引力确实大不如前。有些地主甚至开始抛田产,缩小规模了。
“爹、流川镇金家前日卖出了五十多亩水田,你说他家是咋想的?咋就把祖业往外卖哪?眼下种地的佃农确实不好找,可再怎么说,朝廷的农税并不重,佃租再少也不会亏本。即使佃不出去田,咱雇人自己种,不也能行?我有个交好,去年把佃不出去的田自己种上了,听他说去年的收获不小哪。仔细一算,甚至都要比用五成的租子将田佃出去都划来。”郭德顺家的老大跑来将自己想不通的事给给自家老爹听。
“流川的金家?那不是咱们舅家的亲戚吗?他家最近可是遇到了难处?”听说自家远房亲戚往外卖地,郭德说也有些吃惊。
“没听说他家有啥难处啊?他家三个儿子,一个今年刚刚考上大学,前几天还吃了公员宴哪,还有一个儿子在太原城的一个什么工业技校学手艺。怎么看都不是败家的人。正因如此,俺才有些想不通。”
“没遇变故?哪就是他家不想种地了,将田产多卖一些出去,负担就少一点。你们兄弟几个要是争气,也能出几个大学生,爹我也舍得将地卖出去。”
“上大学朝廷管着哪,不怎么花钱,他家能有啥负担。”
“你娃这脑子,怪不得读书不成。爹说的是供大学生有负担吗?爹说的是种地有负担。眼下佃地的行情这么差,可给朝廷缴的税年年都要背着啊。若是寻佃户不如意,耽搁上一年,不就白损失了一年的税银?人家金家,现在是有了大学生,有条件不在地里讨食吃了,往外卖些地也是正主意。”
“佃不出去,为何不自己雇人种?落下的也不见得少。哪些破落户也真是的,跑到外边务工,一年下来比种地强不了多少,还白白奔波一遭。”
“你以为就你聪明别人傻啊?你是只见了人种地赚上钱的,你不想想,为何地多的人家都爱将田佃出去不自家去种?种地是要本的!天时好、行情好的一年,确实是能赚不少。可遇到灾荒年哪?隔个年,必有一灾。小灾还好说,大灾的话,你种的地一多,不就将家底全折进去了?破口户们明知道务工也赚不了比种地多更的钱,可就是不爱佃田种地,不也是怕灾年吗?务工千不好万不好,唯有一条,哪就是不折本,挣的都是拿来就能花的现钱。”
当了大半辈子的地主,郭德顺关于土地和佃农方面的见识,确实不是刚刚出头的小年轻所能比的。他的这番话,就说透了地主和农场主的区别。地主是什么?地主就是后世拥有大量商铺、店面和写字楼的房东。没多少当房东的人会在铺子租不出去的情况下,自己下场搞经营的。
人家地主赚的是生产资料的溢价,而不是商业经营的溢价。人家就想着稳稳当当收租子,而不是将身家老本拿出来搏富贵。
“爹、俺听说朝廷最近在讨论关于农税的新政,好像是要降税了?这对咱们这样地多的人家,是不是好事?”郭大郎见老爹讲的有道理,忙转移话题,将他最近听到的口风说了出来。
“朝廷降不降税,都给咱家带不来好处。以前的时候,降税了、咱家肯定会受益,加税了、咱家也能不受损失。可现在,朝廷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