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的升降过程,这种气温变化趋势,在旱涝灾害的时间分布上有所体现。
根据现代对古代的灾害研究,将古代的灾害给定了级:
特大干旱:持续数月或跨季度干旱,或大范围严重干旱;
特大雨涝:舟行树梢,平地水深数尺;
特大黄河决溢:黄河改道,从决溢到堵口持续1个月以上,区域达数十县,受灾人口100万以上;
长江特大洪水:范围包括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持续时间长,平地水深数尺;
特大淮河决溢:范围包括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持续一月以上,平地水深数尺;
从明朝的特大洪涝灾害整体情况可以看出,特大旱情要比雨涝、决溢等特大水灾多很多。特别是景泰到崇祯的141年间,特大干旱达到70次,是洪武到正统年间的5倍!严重的雨涝、决溢也远高于明朝前期。
次生灾害严重
旱涝灾害的频发会造成颗粒无收、流离失所,老百姓饥寒交迫。然而这只是灾害链的起始,它们往往会诱发更多的次生灾害。
其一,避无可避的蝗灾。
明代徐光启,视“蝗灾”为饥荒的三大元凶之一,并且指出了蝗灾多因“旱极”而起,危害也远甚于水旱。
徐光启的看法被现代科学证实,蝗虫产卵的最佳产卵地就是含水量在1020的土壤。干旱时期水位消退,滩涂和裸露的河床给蝗虫了繁衍之所。多的时候蝗群可在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 000~5 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繁衍出的蝗群以大量含水量较低的植物为食,快速成长,紧接着再度繁育,然后在飞到其他地方寻找充足食物继续繁衍。这种恶性循环会让原本小范围的旱灾扩散为大范围的饥荒,农田、牧草乃至树叶统统被蝗群啃噬一空。
其二,可怕的瘟疫。
瘟疫爆发的原因有很多,往往会成为旱涝灾害的重要次生灾害,而且在杀伤力上远比旱涝灾害更恐怖,救助难度也更高。
旱涝灾害时期,粮食短缺、家园破败,流离失所的人们衣不遮体、食不充饥,免疫力大大减退。再加上旱涝灾害时期气温变化剧烈,又兴起了各种传染源,很容易引发瘟疫。
首先来看水灾,它的致病性很高。水灾一旦发生,人们很难获得洁净的水源,而且洪水兴起时很可能从疫区或者土壤深层卷起病菌,快速感染人群。同时,在水灾中溺亡的人畜尸体难以快速掩埋,很容易腐败并滋生各种病菌和蚊虫,成为传染源。
其次是旱灾,同样是疫情的高发期。旱灾往往伴随着高温,人和牲畜缺少水源,他们虽然不会挨冻,但却会因中暑而亡。大量的尸体在高温下快速腐败,滋生和散播各种危险的病菌。此外,旱涝灾害都会加剧鼠患,这一重要的疾病传播源进一步加快疫情的扩散。
最可怕的当属“旱灾蝗灾瘟疫”的“组合拳”,仅明朝万历年间,就发生两起这样严重的“复合灾害”。明万历十三年十五年,皖、鄂、豫、晋、陕五地大旱,而万历十四年又爆发了大蝗灾和大瘟疫;明万历十六年十八年,江淮流域大旱,同时发生大范围瘟疫和蝗灾。
而且灾情爆发时,总是有大发国难财的恶人们,他们或是私吞备灾的仓储,或是直接贪墨救灾钱粮,或是造假出售商品,或是囤积物资待价而沽,视天灾为中饱私囊的大好时机。
朱榔是穿越者,他太清楚以后大明的灾难,和大明百姓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所以朱榔写出一份三万字的上表,要求朱元章一定要提前未雨绸缪。
首先兴修水利,防患于未然。
防灾是最佳的选择,从源头上消除天灾爆发的诱因,极大地降低其爆发几率。天灾并非完全不能避免,对于明代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