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正道齐聚(1 / 4)

将整个汝南地区的敌军渐渐消耗干净,只留下汝阳城内还有一支孤军坚守。在这种情况下,汝南之地的各府县城池,可以说已经唯雍宁予取予求了。什么时候取,取不取,只看有没有必要而已。

如此战了二十余日,陈八斤率领的援兵已经快要抵达。因为是从北方而来,其大军率先逼近谯、沛之地。于畏顿时感到了压力,当即向王丰求援。王丰于是命令于畏收兵回彭城,看陈八斤如何行动,再做应对。

那陈八斤却并未追击于畏,而是率领大军过谯、沛,直入淮北。

这一下压力转嫁到了于乘龙身上。于乘龙本想从汝阴撤兵,但考虑到雍宁之兵已经深入汝南,恐其仓促之间难以撤回,于是一边加固营垒,就地坚守,一边遣人向雍宁示警,约其一起撤兵。

但远道而来的陈八斤却也打定了要咬下王丰一片肉的心思,先一步传令,叫汝阳城内的兵马主动出击,拖住雍宁之兵。随后派出八千骑兵轻骑突出,赶到汝水岸边扎营,挡住了雍宁大军撤退的大道。

消息传来,于乘龙顿时大惊,急忙遣人将消息八百里加急送给王丰。

王丰收到消息,顿时也吃了一惊,急令于畏领徐州兵赶来增援。同时王丰也收罗了扬州之兵,征调了正兵和屯田兵三万人,亲自率领着赶赴淮北助战。

说实话,王丰心里此时是有些懵逼的,陈八斤率领大军,数千里驰援,按说全军上下已经是极为疲惫,积蓄休整,才能作战才是。但他们却一反常态,表现得咄咄逼人,一副急于求战的样子。这是十分不正常的。

要知道王丰的兵力并不弱于对方,又是以逸待劳,虽说如今因为兵力较为分散,又被陈八斤出其不意之下,截断了雍宁这一路兵马的退路,看起来有些落入下风,但若真的打起来,胜算还是极大的。

王丰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自己已经表现出了退兵的意愿,疲惫的陈八斤却还是要如此不依不饶。他的倚仗是什么?难道九山王又准备了什么针对自己的手段?

王丰心中暗暗警惕,大军却并没有丝毫停顿,很快过了淮河,赶到汝水。

此时于乘龙的兵马已经退到汝水,结营坚守,以便拖住陈八斤的大军,为雍宁的兵马撤退制造机会。然而雍宁的兵马却还是没能撤回来。原因是九山王派出了修士,在沿途招来了大风雨回军路上风雨交加,道路泥泞,大军根本行走不得。

王丰抵达之后,当即前去施法,欲要将天气的控制权给夺回来。

于是战区的天气便在双方的斗法之中开始变幻莫测了起来。前一刻可能艳阳高照,下一刻便雷雨大作。

这种斗法比生死斗温和了许多,但也很难分出胜负。毕竟双方施法的修士并没有面对面,隔空斗法的话,想要咒杀敌人,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眼见斗法三日,天气变得更加莫测,雍宁之军还是很难回来,王丰心中渐渐有些焦躁。这一日,王丰正考虑着是否要直接出动大军,去攻击陈八斤的营寨,以图决战制胜,就听驻兵九江的赵江发来了进击书信。

王丰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对众将道“我道为何陈八斤会一反常态,不顾其麾下兵马疲惫,执意与我军纠缠。原来他早已暗中与荆州的薛周勾结在了一起。这是赵江发来的战报。昨夜薛周的兵马忽然从武昌顺江而下,蕲春驻军猝不及防,被他袭击得手,三千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如今薛周的大军仍旧在陆续抵达蕲春,截至赵江发来战报之时,荆州军的前锋已经进入九江地界了。”

众将闻言,顿时哗然。要知道如今扬州的主力尽在淮北,在扬州腹地,除了赵江的万余兵马之外,便只有三万人不到兵马分散驻扎在各地,用以弹压地方。这些兵马想要短时间内调动起来,那是很难的。

此外,便是金陵城中还有八千守军,扬州府境内还有几万屯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