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扎稳脚跟,要及时趁半渡而击反击!
至于弹性防御的尺度,朱树人也划下了一条红线:凡是滩头防御工事还没被敌军炮火摧毁的地段,不允许退却!
必须是作为工事的尖桩木栅、夯土墙被多铎的红夷大炮彻底轰烂轰平了,才能退!否则就算只剩下三尺高的夯土残基还挺立着,也要士兵们蹲下身体躲在这些残损掩体后输出!这是为了防止任何一段江滩掩体落入敌军之手,成为将来明军反冲锋时的障碍。
毕竟都要半渡而击了,总不能让登陆之敌一上岸就能找到一道矮墙当掩体吧!
郑成功想了想,也承认大哥是对的,加上朱树人给他多派了千人的原南直隶官军作为援军,武器弹药也管够,郑成功便继续咬牙坚持。
朱树人在最后给命令的同时,也语重心长地给了一封信,推心置腹解释自己如此安排的理由:
多铎麾下的将士,这次他是决心要彻底干掉的!所以每一个敌人,都要尽量消耗。如果现在不趁着这几场防守战,把多铎多消耗一点,未来明军就要在进攻战野战中再去杀他们,明军要付出的代价也会高得多。
现在郑成功在金山寺,虽然也付出了千人数量级的伤亡,而且每天都还在增多,但交换比却是打得还算漂亮的,哪怕没有南京守城战那样一比三的交换比,但也绝对超过一比二了,这个数字还没算清军裹挟的壮丁。
如果是在野战中,现在的明军未必打得出那么好的伤亡交换比。
而朱树人信中最后还提了一点:他坚信在金山寺把多铎剩下的弹药,再尽量消耗掉一部分,那就最好不过了。将来清军的战斗力会很快随着物资耗尽而减弱,到时候明军就算野战,应该也能打出不错的交换比了。
……
金山寺明军在得到上司允诺,可以变死守阵地为弹性防御后,多铎麾下的清军,也终于看到了明显的进展,
一处处明军滩头阵地被炮火摧毁后,明军就没有再填人命维修,而是直接把被毁工事背后的部队收拢撤走,往还没被炮击摧毁的阵地转移。
多铎军的炮兵打了这么些天,终于看到了盼头,看到了己方轰烂敌军阵地工事后、敌军不会再抢修了,一时之间清军炮兵士气都有所回升,开炮也更卖力了,对弹药消耗的规划也逐渐粗放。
毕竟,此前的炮击太没成就感了,尤其打南京的时候,这边一边狂轰滥炸,那边就拼死担土运石抢修。
随着明军江滩工事渐渐崩坏,十一月下旬的最初两天,清军就数次攻上滩头,一度有数千人站稳了脚跟。
然而郑成功按朱树人最新的指示,立刻组织了反冲,带着上万明军从金山寺杀出,趁着清军立足未稳,疯狂冲杀,以四打一五打一的人数优势,强行把清军冲散。
清军每次上到滩头的不过两千余人,受限于交通条件没法再同时登陆更多了,明军上万人来肉搏,清军又无法迂回游斗,被堵在一起死磕,连炮兵都失去了作用,乱开炮只会导致两军一起伤亡。
清军在反复厮杀中,又有一个满八旗甲喇和一个蒙八旗甲喇战死,其中一次连亲自督战的副旗主级别的完颜叶臣,都被流失射中,负了轻伤。
而普通士兵自然更惨,每一次被反冲,至少有数百精兵直接战死,剩下的也都跳江徒涉往回逃窜,在江水里还要被射击一波。要不是南岸还有清军弓弩手死命压制,让明军在北岸也立足不稳难以扩大战果,那清军的损失恐怕还会更多。
几天下来,金山寺的拉锯战中,清军累计又是数千人的损失。明军虽然也损失,但后路始终畅通,援军和补给能通过长江运进来,士气也就始终稳固。
打了几场弹性防御的硬仗后,郑成功的军事天赋也再次被发掘出了一些潜力。他指挥起前线战斗越来越得心应手和敏锐,比两年多前在笔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