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兵入长江,耀武扬威,风动金陵(下)(3 / 4)

山脚下,两岸农田金黄,北面江中有江心州,上方有岗哨和士兵一直巡逻,还有不少军船往返江面游弋,她能看得清楚,这种时候大概是最紧张的时候。

金陵北面大江宽阔,最宽的地方南北水面可达近十里左右,若没人驻守江心的洲岛之上,说不定周军来了尚且不知。

不过朝中大臣和国君都觉得周军到不了长江,她也没那么怕。

等登上山,到了山上的白玉石铸瞭望台,俯瞰山脚下辽阔长江,顿时心情也开阔起来,山风一吹,人都清爽起来。

随行大师说了几句颇有意境的话,随行从事官和夫君好友一一来解读,遣词造句各有说法,才思敏捷。

郎君也很高兴,时不时与众人谈论几句,兴致到了诗兴大发。

随即高声宣布,说心中偶得几句,大家目光便都汇聚过来。

他正在斟酌用词,旁边的随行从事官连忙拿出纸笔准备记下,周宪崇拜的看着夫君,顿时觉得他衣袋飘飘,气质动人,总是那么文采斐然,满腹文章。

心里也紧张期待夫君的大作,到时她就谱曲,把它唱出来。

正兴致勃勃时,远处带刀的侍卫突然指着江面道:“那是什么?”

众人正在谈乱高雅的事,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哪轮到他一个粗俗武夫插嘴,当时就有人大骂:“狗奴!你插什么嘴,坏我等雅兴,你死也难赔罪!”

那侍卫被骂也没回嘴或赔罪,而是着急的道:“快看东面,那是什么!”

众人循声望去,东面是七里洲,长江中的一个大洲,七里洲南面,江道有四五里宽,再下游有个弯,边看不到更东面。

远处江面上,大量风帆遮天盖地,数不清的船只在江面铺开,密密麻麻向着他们的方向驶来。

众多战船就像洒在河中的大片白羽,把七里洲南面的水道全部占据,浩浩荡荡看不见东面的尾巴在哪。

这下众人来不及管什么吟诗作赋了,都被吓了一大跳,连连趴在望台的栏杆上向东张望。

“那是什么!”有人惊慌的道。

“船,全是船,大江上哪来那么多的船!”眼力好的已经看清情况。

那船只的长龙顺江而上,但金陵附近水道宽阔,江流平缓,加上顺风来得及快!不一会儿眼看就要到山前。

有人眼睛好的侍卫终于惊恐叫出来:“是周军!周军战船,都是周军战船!”

周宪吓了一大跳,周围原本还优雅得意,举止有度的众人瞬间慌乱起来,面色发白,手脚发颤,有人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真的假的!”

“真的,我看见旗子了!”侍卫也害怕的声音发颤。

“那是周军水军,周军打过来了!打到金陵了!”有人高声道。

顿时在众人之中炸开了锅,谈经论道他们可以很有风度,吟诗作赋也能意气风发,也看着远处江面铺天盖地的周军战船,顿时就六神无主,连当下要怎么做都不知道了。

佛灵寺的高僧倒是清醒,立即就回去收拾东西往上下跑,周宪也觉得天旋地转,六神无主,跟着手忙脚乱的夫君往山下跑,可下山的路也不是那么近的。

周军战船虽大虽多,但走水路来得很快,他们才到半山腰,跑得气喘吁吁,大汗满头,山脚下已经到处都是周军战船,风帆遮天蔽日,旗帜满江飘扬招展。

最要命的是,佛灵山在七里洲西面,此时长江暂时分流,形成一个水流平缓,水域开阔的三角洲,正是江面泊船的好地方。

大量周军战船开始减慢速度,山下的江面上汇聚集结。

周宪和夫君已经身边护卫和朋友,顿时被吓得半死,再不敢往北坡下山,去江边大道,那样可能会被周军看见。

远远的看去,中军的大船有五层甲板,长超过十多丈,上方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