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蜀中后蜀(3 / 4)

国淮南十四州,歼灭南唐大军几十万,兵临唐国金陵城,逼迫南唐皇帝李璟自去帝号,割地求和,还抢走南唐国一个皇子的王妃。

消息传到蜀国,再喝东面的边地官员证实之后,孟昶当时就吓得好几天魂不守舍,吃不下饭。

又想起他当初自称大蜀皇帝的书信,接连让宰相李昊帮忙起草书信写给大梁的周国国君,表示愿意自去帝号,用大周的年号,而且自称国主,再不敢说什么皇帝。

可大梁方面依旧没给回信,这让他越发不安。

连找来他当下最信任的两个大臣商量,一个是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昊,一个是知枢密院事王昭远。

李昊是关中人,被刘知俊俘虏,跟随他投奔前蜀政权。后在前蜀历任导江县令、中书舍人等职。

前蜀灭亡之后,随前蜀皇帝王衍前往洛阳,仕于后唐政权,之后又随三川制置使赵季良前往西川任职,辅佐孟知祥建立后蜀,又接着辅佐幼主孟昶,见识多,资历老。

王昭远则更是孟昶亲信。

王昭远原本是蜀中人,起初是个小和尚,被先皇选中,成为孟昶的伴读,两人自小一起长大,而且王昭远熟读兵书,加上身在蜀中,所以每自比诸葛孔明,有大志向,想干一番大事业,是孟昶最信任的人。

关于周朝事,李昊看法比较悲观,“陛下,恕老臣直言,若大梁真举国之兵而来,陛必定凶多吉少。

当初史从云不过率五千之中已经差点兵入汉中了,那时候他们还有后顾之忧,大梁十万禁军不敢西进,要防备南边的唐国。

如今后患已解除,如果不小心惹怒大梁,再让那史从云领兵十万进攻咱们,就像今年对付唐国那样,我们只怕........很难抗衡。”

说到这,他犹豫一下,随即道:“陛下,老臣有些话不知道但说不当说.......”

“你说。”

“那还请陛下恕老臣无罪。”

“朕恕你无罪。”

李昊这才敢接着往下说:“抵挡周兵几乎不可能,若为陛下考虑,老臣觉得还不如像南唐那样自去尊号,向大周称臣,同时每年朝贡,或可让周国刀兵不相加。

同时咱们派出重兵在北面剑门关一带严防死守,若周兵来,能抵抗则抵抗,实在抵抗不住也能拼尽全力,只要让大梁感到压力,之后再与他们讲和,陛下一家的荣华富贵是可以保证的.......”

李昊小心翼翼的说着,他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

孟昶的脸色有些黑,也没说他说得对不对,想了一会儿摆摆手,“李相公今日有些累了,先回去歇息吧。”

李昊连拱手告退。

等李昊走后孟昶才问身边熟读兵书的王昭远,“他说得怎么样。”

王昭远上前恭敬行礼,然后道:“陛下,简直一派胡言,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那史从云厉害又如何,当初还不是被咱们打退了?我蜀国百姓富足,国家强盛,带甲之士二十万,何惧只有?”

说完他自信满满,信誓旦旦道:“官家大可放心,在下自幼熟读兵书,知晓天下所有兵法,就是准备有朝一日为陛下尽忠,报效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若到时那史从云真敢领兵前来,咱们可以修书一封,请北面的汉国从河东出兵南下,与咱们两面夹击,同时请陛下给在下五万精兵,我亲自领兵北出剑门为官家迎战他。

到时何止拒敌,如当年武侯故事,北出关中,东取中原也是未尝不可!”

孟昶听了从小玩到大的玩伴王昭远的话,顿受鼓舞,也点头赞许,“不错,你自小就爱读兵书,原是为朕操心,你的心朕领了,有你的话也让朕安心不少。”

又和王昭远谈了一会儿,孟昶振奋不少,心中的忧虑也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