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阴云密布(3 / 4)

稳,联合发兵对付秦国。

李筠听后大喜,他不敢动作的原因无非是因为兵力不足,如果北面汉国原因发兵,到时他根本不惧史从云。

便召集手下幕僚牙将和自己的长子在这商议此事。

李继勋当即起身表态:“某早想和史从云决一死战为官家报仇,当年就看出他不是个好东西,可惜官家看错他了,若大王举事,某愿为前锋!”

见李继勋的表态,李筠十分高兴,“好,老夫也正想为官家报仇,复辟大周,杀了窜国贼子!”

麾下心腹牙将刘继冲也连道:“某愿随大帅一道,为民讨贼,为先帝报仇!”

李筠更高兴了,哈哈大笑起来。

待他一转眼,看向自己长子李守节时却颇为不悦。

李守节皱眉,颇为犹豫,好一会才说:“父亲,这件事我觉得不可行!

史从云不是好对付的人,再说这些年来,史从云吞灭江北、南平、武平、蜀地、关北,早已今非昔比。

况且这人不是庸才,我才听说他上位不到数月,就颇有爱民的举措,在河北人尽皆知,不是昏聩暴戾之主,这样的人哪有那么好对付的!”

说着他不顾自己父亲脸色越来越难看,直接跪地道:“再说那伪汉国,在高平,在镇州接连为周国所败,根本就不是中原对手,他们敢和中原叫板,无非是因为有契丹人撑腰,去年契丹人被史从云和李重进杀得大败,伪汉国哪是能够依靠的盟友!”

他这一番说,说得十分认真,却让李筠十分恼火。

大骂:“你这不成器的东西!枉为老子的儿子,诸将都觉得可行,偏偏你胆小怕事!”

严罢不理会长子李守节,直接对爱将刘继冲道:“你带几个人,带着我的话去北面和刘钧说,老夫可以和他联合举兵。

不过他必须出兵三万以上,同时不得请契丹人为外援!这次你要记清楚,不写书信。”

刘继冲领命,立即出去了,周围的几个心腹文官也没说反对的话。

“你们给老夫写讨贼的檄文,就说史从云是篡位谋逆,我们为大周天子报仇,为大周复辟江山。”

几个文官连忙领命。

只有他的长子李守节还跪在地上,竭力反对,甚至哭出声来:“父亲,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这是天意,咱们斗不过秦国的!”

李筠大为恼怒,骂了儿子几句不再理会,带着众人出了厅,只留下李守节还在那痛哭........

........

大梁垂拱侧殿,史从云正和枢密院以及两司武将讨论李筠的事情。

从种种迹象来看都能推断出,李筠是压不住了.......

众人各有说辞,但主要集中在两点。

第一点是卢多逊提出的,朝廷不能先动,如果朝廷在没有李筠确切把柄的情况出兵,会让其它手握军权的节度使不安,造成四处起火的局面。

这点史从云认同,他打李筠还有杀鸡儆猴,震慑其他蠢蠢欲动的节度使的考虑,如此就必须是李筠自己跳起来。

其二则是翰林学士李昉在朝会上提出的,如果李筠打出为官家报仇,复辟周朝的旗号,可能会收拢一些人心。

当时此事在朝堂上引起轰动,史从云倒没在乎,因为他知道世上的问题远没那么简单,大家也不可能被一个复辟周朝的口号挑动。

本质上周朝的政治框架和之前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没有太多区别,并没有脱离五代十国的惯例。

若说武功,李存勖、朱温等人都是比官家厉害的,也不见谁要复辟他们。

李筠顶多能以此作为借口,但绝笼络不到人心,周国要是有忠臣,早在去年就跳出来,何至于如今才摇旗呐喊。

至于当初骂了他的王著,史从云也没为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