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世子爷经验丰富(3 / 4)

她却已经能猜中他的心思。

所以李君泽见了那么多的女子,最后却栽在了她的身上。虽说世子爷早就有这种认命的觉悟,可是每次一想起来,还是会觉得命运的神奇。

他点了点头:“过几天何予归就要回来了,这次东厂没有在江南讨到便宜,文贵妃和东厂便将宝压在了登州,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怕是要不好过了。”

提到何予归,赵丝言的眼神闪过了一抹复杂之色,看来这次赵亭山去收复翰林镇,也是有原因的。

如今李君泽和文靖廷之间,几乎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谁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决定了两人以后的命运,可以说,不死不休都不为过了。

这个时候,赵亭山身为李君泽的铁杆心腹,自然不能让人抓到把柄,翰林镇必须要他亲手夺回来。

所以赵亭山才会这么着急,否则等何予归回来,他想再出兵就难了。

赵丝言点了点头,她迟疑了一下,然后道:“文贵妃这么着急的上窜下跳,未免也太不把皇上和皇后看在眼里了吧?”

文贵妃和东厂这么拼命,无非就是在争太子之位,可是皇上看在眼里真的能舒服么?自己的宠妃算计的可是他的皇位,就算是自己的亲儿子,心里也不可能毫无芥蒂。

要不怎么说,天家无父子呢。

李君泽觉得自己要是再发愣,就显得他太大惊小怪了,他眼中凝聚着璀璨的光芒,落在她的脸上,只剩下骄傲之色。

“言言,南平侯身为皇上的舅舅,又是当今太后的亲弟弟,为何还要亲自领兵去江南?难道朝廷真的无人了么?”

就算赵丝言再如何聪慧,这事关皇家辛密,她还真的不知道。她摇了摇头,耐心地听着李君泽说下去。

“当年太后为了争权夺势,对皇上的关爱其实并不多,皇上对她来说,更是一个争权的棋子,以至于当年皇上登基的时候,太后还有过一段时间插手朝政。”李君泽缓缓地说道:“当初太后和南平侯府把持了一半的朝政,就连皇后都是太后做主,娶了南平侯府的姑娘,这打的什么主意不言而喻。”

太后这是为了保证母族的荣耀,希望太子也从南平侯府的姑娘肚子里出来,如此才能确保南平侯的荣华富贵。

“就算皇上是太后的亲生儿子,牵扯到了朝政,皇上心里就真的能舒服?所以这些年来,皇上和太后之间的母子情分非常淡薄。后来太后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皇上才联合了我父王,还有几位大臣,拿回了实权。”李君泽继续说道:“皇上年幼的时候,母亲对他疏于管教,他是由太监带大的,说实话,皇上对太监的感情怕比对太后都要深厚几分。”

赵丝言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如今东厂势大,这自然有文贵妃撑腰的原因,又何尝不是皇上默许的结果?

“前几年太后薨逝之后,南平侯府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后宫里,文贵妃压了皇后一头,朝堂之上呢,皇上又在打压南平侯府,南平侯府的日子不好过啊,再加上皇后这么多年,都没有身孕,大皇子还只是一个宫女所出,记在她名下的。皇上不肯松口立大皇子为太子,所以文贵妃才觉得自己有一争的余地。”李君泽说道:“说起来,也是皇上纵容出来的也没错。”

赵丝言这下明白了:“所以南平侯去平乱,也是知道,如果南平侯再不出手,怕是就没有争的余地了,皇上不待见南平侯府,也不待见皇后,这文贵妃就是皇上扶持起来,与皇后争锋相对的。”

李君泽点了点头:“不错,本来皇上是站在文贵妃这一边的,可是这次南平侯平乱有功,皇上非常高兴,就连对皇后都和颜悦色了不少。而文贵妃仗着东厂势大,嚣张跋扈太久了,也得罪了不少人。皇上对文贵妃也开始渐渐警惕了起来。”

“所以现在皇上反过来帮着皇后打压文贵妃了?”赵丝言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