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旗的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他也想要歇一歇,只想和身边的女子在一起。
一艘南下的大船之上,李君泽和赵丝言立在船头,微风吹起两人的发丝,勾勾缠缠在一起。
岁月对赵丝言似乎格外的宽容,她一如当年那样美丽优雅,她望着身侧依旧俊美的丈夫,有些担忧地说道:“我们就这么走了,玉儿该怎么办?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嫁出去。”
玉儿也早就过了成亲的年纪,可是和她哥哥一样,一直都没有找到心仪之人。李君泽和赵丝言也不是那种刻板之人,也不愿意委屈了一双儿女,只好答应让他们自己选择嫁娶。
李君泽拥着妻子,温声说道:“那是他们的故事了,我们已经将他们养大,至于未来的事情,我相信老天自有安排,儿女自有儿女的缘法,我们总不能跟着他们一辈子。”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我们也该过自己的日子。”
好在赵丝言也不是那等放不下孩子的母亲,当年小宝还没满周岁她就能离开孩子,可见其心性了,略一思索便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赵丝言微微一笑,轻轻地点了点头,靠在他的胸膛:“那我们去哪里?”
“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李君泽轻吻着她的额头,“只要我们在一起。”
赵丝言抬起头,望着他依旧俊美的面孔:“值得么?不后悔么?”
为了她放弃了皇位,值得么?以后不会后悔么?那是皇帝的宝座啊。
多年的夫妻,两人早已有默契,让他立刻便明白了她想说的话。
他轻轻一笑,却是抱住了她:“现在的大旗已经没有什么可让我操心的了,我若是做皇帝,也未必会比元灏做的更好。”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而这世上,除了你,没有什么是我必须要得到的。”
这十几年来,因为有翊康帝的支持,他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大旗已经如他所愿。
他做到了能做到的,对大旗已无遗憾。
李元灏很快就登基了,名号正宣帝。如众人所期待的那样,正宣帝兢兢业业一辈子,终于成为了一代明君,名垂青史。
不过他爹李君泽比他还要有名,除了李君泽生下了一代明君正宣帝之外,还因为他曾两次与皇位擦肩而过。
第一次他本来都要成为皇帝了,连龙袍都做好了,结果被他父亲当了皇上,他成了太子。
李君泽勤勤恳恳地做了二十年的太子,总算是熬到了他爹退位,结果皇位也没轮到他,给了他儿子了。
可以说李君泽是实惨本惨了,有几个人能像他这样,出身才干都如此优秀,偏偏就是做不成皇帝,也不得不说这都是命运。
不过就算李君泽没成为皇帝,也不影响他对大旗做出的贡献。
是李君泽改变了大旗重文轻武这一弊端陋习,后来史学家研究表明,若非李君泽下定决心改革成功,大旗的国运至少会缩短两百年。
而在当时的背景之下,李君泽能抵住儒家思想的力量,还有士族的抵制成功变革成功,实在功不可没。
李君泽的所作所为都表示了他的远见。
李君泽的传言还有很多,听说他这一生仅钟情一位女子,便是他的妻子,两人伉俪情深,羡煞旁人,在儿子登基之后,他便带着妻子云游四方,行踪不定。
终其一生,李君泽只在正宣帝立后和他唯一的女儿成婚时才带回了上京。
值得一提的是,正宣帝似乎被父亲所影响,一生也只有一位皇后,传为奇谈。
传闻,李君泽对唯一的儿子最满意的一点也是于此,他说,这才是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