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四个月没有开书,我一直挺不好意思回答。
实际很简单,就是前阵子,我对未来的理解,越来越悲观,以至于我根本写不出来“好玩”的东西,而我又不可能逆着自己的本心去写。
如果只是去写两极分化、赛博朋克,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东西。
我朋友都说我太文青了,说赚钱最重要,别的放一边,但是…
不是我不想赚那些“好赚的钱”,而是我不会。我对赚钱毫无抵触心理,但并不是说,我去迎合市场,我去写好写的东西,我就能成功,因为我和大多数作者不一样,我的写作水平是很弱的,我是纯粹是理科生,只是偶然端了文科的饭碗。
我还是擅长写理性、写逻辑、写智斗,所以只能搞文青病,只能去写自己想写的。
我不得不承认,半年多之前,我对于AI、大模型的理解非常粗浅。最近我去参与了几个项目,又蹭了好多行业会议,我明白AI的未来就是--更具备生产力的工具。
可能说,半年后,我会重新这样说今天的自己,但这不重要。最近几个月,我一直在思考两件事。
第一,什么样的未来,是好玩的。
第二,我们怎么才能有这样的好玩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路子。
…
前几天,我碰到了津市数据局的哥们,这个部门是刚刚成立不久的部门。
在我这本书刚开始写的时候,实际上数据局已经存在了,但是当时我不知道,我是按照我的理解去想的。
真正接触到数据局的朋友,和我想的差不多,这个部门目前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人才组合,他们的组成人员基本上都是抽调的,技术人员集中在央级和省级,主要负责的是数据资产方面。
数据局现在的普通人,实际上工作还是材料、报表那一套套,更多的是为未来管理、处理国家数据资产搭架构,还是非常年轻的部门。到今天,这个部门成立大概整一年。
未来两年会有很大的变革,AI的终端产品会逐渐出现,也便于很多人来看这本书。
嗯,我还是要写出来的。
最近给我感触最深的,其实不是科技的进步,我本身就很了解各个大厂,科技走到哪一步、大概要去做什么,我了解一点。
我感触最深的,是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就是是MIT的教授写的《power&ngress》。
这本书感兴趣的可以去读一读,虽然目前没有中文译本,但是用AI翻译的话,其实阅读起来没什么障碍。
这本书里提到,科技的发展,其实会加剧马太效应,让富人能够更方便地把财产集中起来。
这样的现象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而AI的出现,理论上会进一步加剧马太效应,让资本家更容易赚钱,让普通人更容易失业。
这样的未来,让我怎么写呢?
但这两位教授也讲了一些解决方式。
第一就是教育。我们必须让普通人学会使用AI,就像我们教老人们用手机、用电脑一样,现在的70后到10后,我们必须成为AI的使用者,让AI转化为每个人的生产力工具。国家要为此投入巨大。
第二是加企业税等等。
第三第四啥的不讲了,有兴趣的自己去看看。
他们一共提了不少解决方案,主要是涉及财产分配方案。
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当时各国资本没有可以逃的地方,所以西方各国对这些都是收重税,社会福利就很好。
但后来随着1991年的格局变化,再加上多重原因,资本可以去很多地方避税,使得马太效应空前严重。
简单的说,你是A厂,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