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何安志真的领到新一代重型火箭的研制任务之后,说真的,是非常激动的。
毕竟能搞自己一直想搞的东西了。
这个玩意的研制,会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燕京,和顾松一起,进行火箭的设计。
第二个阶段,会到南海岛,进行密集的零部件测试和迭代优化。
最后一个阶段,是到燧石岛试射。
于是何安志在“领略”了燧石岛的巨大潜力和燧石航天的巨大能力之后,就美滋滋地回到了燕京,准备和顾松大干三百日夜,把新一代重型火箭设计出来。
然后,何安志感觉受到了伤害。
顾松反手甩出一沓图纸,说道:“闲来无事早就做了很多设计,何工,论证和优化的工作就交给您了。什么时候早日把这个烛龙2型搞出来,咱们什么时候启动空天飞机的项目。”
何安志一开始以为,可能也就是顾松随手画画的。
毕竟当时他参与了火箭可回收技术的共同研制,对火箭有所了解也是可以理解的,对更牛逼的火箭有点想法也是很正常的。
然后他整个就懵逼了。
这什么?这什么?
他感觉手上的图纸有点烫手。
何安志先是不以为意地翻开了第一页看,然后神色就逐渐凝重。
后面,就只见他翻得越来越快,鼻子吸着粗气,最后连嘴都张开了。
他的手翻得很用力,一下一下仿佛干练无比的样子。
顾松悠闲地喝了一杯茶,等他消化。
到了燧石航天,成了他顾松的人,迟早得适应这样的工作方式。
何安志是工程师,并不是理论研究方面的人,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试验来寻找和论证准确的方向。
他是工程师。
火箭的原理,早就在那里了。
能够运用在火箭上的优化理论,也早在那里了。
拦路虎,无非就是材料、工艺,还有一些新的设计思路而已。
把这些东西捅破,并不需要那么复杂。何况,顾松有足够强说服力的说辞。
因此他看着何安志痴迷又迷惑的目光问:“有什么问题?”
“你对火箭……研究这么深?”
顾松点头:“我是从16岁,就到处宣扬我要做航天的人。”
何安志又问:“……这些新材料的数据……”
顾松说道:“燧石研究院的材料研究,很早就开始了。”
“材料研究……有这么快?”何安志有点疯了,大拦路虎怎么这么萎靡?以前怎么没见新材料层出不穷?
顾松答道:“忘啦?我的博士论文,准备做人工智能在计算材料方面的应用。”
何安志把图纸举到身前,另一只手指着图纸:“这些设计……你论证过一遍没有?”
顾松歪了一下头:“准确来说,经过我们搭建的人工智能程序验证,应该是可行的。”
“还有这个人工智能?”
顾松说道:“当然了,很专业、很严谨的,各种材料数据和公式算法都是真实的。我给你看看,基于这个人工智能程序后台,我还让人做了个小的手机游戏,叫模拟火箭,没事自己就玩一玩。”
何安志呆呆地看着顾松递过来的手机,只见上面真的是一个叫模拟火箭的游戏。
里面分门别类地提供了火箭的各种现有零件类型,让人可以组装火箭,然后设置发射数据,来体验火箭制造和发射的过程。
就这,就有用?
顾松解答了他的疑问:“这游戏的理论根基是正确的,当然在前端没有那么严谨。主要是可以根据这个找到一些设计灵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