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2年11月23日,蒙虎坐在一辆满载物资的马车上,摇摇晃晃地朝前方行去。
开春后的土地异常泥泞,融化的残雪、解冻的泥地,无一不在折磨着旅行者的耐心。天空还不时飘下一些小雨来,这让赶路的众人更是感受到了一丝丝刺骨的寒冷——这不,一壶河中大曲在众人手里转了个圈,很快就见底了。
这里是界湖(法尼亚诺湖,意为火地岛北部平原和南部山地间的分界线)湖畔,蒙虎等人所在的马队穿行在湖畔的山间小路上,一行共有六辆马车、十四匹驮马以及数量好几倍的羊驼驼队。这支队伍装载了大量的补给物资,从山毛榉堡出,搭乘小船在东南角海岸边登6,然后穿越山间小路往山后堡(后世乌斯怀亚)而去,打算给那里送一批补给物资,同时也带一些当地的商品回来。
作为整个火地岛的核心城市,山毛榉堡不但人口众多、工农业相对较为达,同时也是整个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南铁公司前往山后堡的船只间隔期很长,而且时间也不固定,因此该地日常的补给很多时候要靠这种原始的驮马运输队来完成。蒙虎作为在农业部和南铁公司领双份薪水的探险专家,此番跟随一直驼队前往山后堡,可是肩负着考察沿途风土人情和资源矿产的重任呢。
道路两侧的山上植被覆盖率很高,有些是低矮的灌木丛,有些则是高大的乔木。与智利南部一带以针叶林为主的森林不同,这里还有相当数量的阔叶林,树下的荒草、树枝上的地衣也很多,这给东岸人引进来的库页岛驯鹿、驼鹿、北美野牛、挪威麝牛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同时也让它们的族群快繁衍了起来。
当然了,除开这些禁止打猎的动物外,火地岛上数量繁多的骆马、狐狸、胡狼可没有被列入保护动物的范围内,这不。蒙虎他们的车队一路上就汇集了十几个出外打猎的鄂伦春、达斡尔猎户。他们都是从黑水地区移民至此的,遵照东岸人的吩咐或聚居、或散居在交通线的附近,作为东岸人控制火地岛的“哥萨克”。
他们野外生存能力较强、吃苦耐劳的程度也很高、打猎技艺更是非常精熟,火地岛上诸如奥纳人之类的原住民根本不是他们的竞争对手。生活范围开始渐渐向深山老林里退却。当然了,也有部分原住民被东岸道教的教士们“感化”,然后主动迁出来设立村寨聚居,并接受东岸人的统治——但蒙虎等人一直都怀疑这些人之所以愿意迁居出山,其实是因为跟着东岸人混能吃饱饭吧?
中午的时候。众人在路边停了下来,然后支开几个简易帐篷供人避雨,大部分人则开始打水做饭、照料牲畜。随行的猎人有的已经离去了——离去前他们用猎物的皮毛从车队手里换取了一些商品——有的则和车队一起搭伙吃午饭。
午饭的彩色还算不错,新鲜的烤骆马肉、西湖县出产的咸火腿、干奶酪、咸鱼、蔬菜罐头、鲸肉罐头以及一些水果罐头。一些猎人从附近的白毛榉树上采摘了一些木花(树皮被啄木鸟破坏后长出的菌类物质,较鲜美),然后就着随身带来的牛肉干什么的,一行人热热闹闹地煮了一大锅汤。
“现在生活在山里的人处境如何?”蒙虎夹了一块骆马肉放进嘴里,使劲嚼了嚼,然后问道。骆马肉的味道不是很好吃,即便用了很多香料调制。但依然让蒙虎吃得直皱眉头——过惯了好日子,现在确实是有点吃不下这些“粗陋”食物了。
“日子还过得去。”鄂伦春猎人一边飞快地往自己嘴里塞着骆马肉,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我们三五户住在一起,奥纳人不敢拿我们怎么样。哼,那帮连衣服都没得穿(历史上火地岛上的一些原住民即便在冬天都没衣服穿,抗寒能力极为变态)的土人,如何能和我大东岸国抗衡?现在去他们的村里收皮子,也没人敢不交了,就像小绵羊一样温顺。”
其实,在最初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