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主府里出来,康熙领着玉柱和梁九功,逛到了大街上。
玉柱看得出来,康熙对内城的街道,十分熟悉。
正走着,康熙忽然问玉柱:“比东京汴梁如何?”
玉柱故意叹了口气,说:“玩耍之地,远不如也!”
康熙乃是饱读史书之人,他自然明白,玉柱指的是,汴梁的瓦肆众多,而四九城里却只能在天桥玩杂耍,规模上差远了。
大宋几干万人,八成的税赋都拿去养兵过百万,却渐渐的负担不起了。
大清,人口过亿,养兵大约七十万,也是快负担不起了。
康熙故意问玉柱,看似是比较东京汴梁的街景,实际上,问的是财政吃紧的问题。
玉柱在粤海关和崇文门监督,搞来的银子,顶多也就是让皇帝不缺钱花罢了,
并没有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康熙的重臣之中,会搞钱善理财的,一个都没有。
幸好,玉柱是个特例,这令他大感欣慰,我旗下亦有俊才在!
“你都十八了,膝下依旧无子。下个月便要南巡了,许你带妻同行。”康熙此话一出口,玉柱马上提高了警惕。
玉柱的身边,不多不少,恰好就是一妻一妾三婢而已。
“谢您的恩赏。”玉柱不好当街行礼,只得低声道了谢。
在街上逛累了,康熙随便进了一家茶楼,找了个窗户边的位置,坐下了。
在内城之中,不允许有商铺的存在,但是,茶楼不在禁止之列。
“若是内城许立商铺,一年可得多少银子?“康熙望了一阵子街景,忽然扭头问玉柱。
玉柱心想,内城里住的全是旗人,旗人的人数虽然不多,仅有不到三十万而已。
但是,这三十万人,可都是拿着铁杆庄稼的高消费人群呐。
说白了,内城旗人的消费力,比同时代的英国伦敦,和法国的巴黎,肯定是高多得多了。
“上中下三策。上策,您若是许了我自办洋货厂,并允了洋商们到天津卫做生意,一年怎么着也有两千万两银子的收入。中策,内城的商铺,全部改成连锁式商号的话,一年大约两百万两银子,肯定是有的。下策,还是收城门税,那个收入就很有限了,大约二十万两吧。”
玉柱的一席话,立时把康熙逗笑了。
康熙指着玉柱的鼻子,点了两下,问他:“连锁式商号,又是何意?“
玉柱就把连锁式超市的经营模式,详细的讲解了一遍。
康熙听明白了之后,捋着白须,说:“照你这么说,岂不是一铺之内,可购百货?”
“正是。”玉柱就把超市的便利之处,认真的分析了一遍,“您想想看啊,一家铺子里头,既可以买酱醋茶,又可以买米面,还可以买到绸缎和布匹,多方便?”
玉柱的身上,小毛病不少,不仅懒,而且还喜欢和康熙拌嘴。
但是,一俊遮了百丑,他真的是擅长理财搞钱的高手。
不客气的说,玉柱说的连锁式商号,康熙从未听说过。
“那就筹备中策吧。等南巡回来,就着手去办。”康熙的反应,早在玉柱的预料之中。
帝国的当家人,拍板做决策,出于稳妥的考虑,几乎不可能选上策,大多都是以中策收场。
玉柱的想法,肯定是要办钢铁厂,办火药厂,办造船厂,办纺织厂。
但是,这是大事,不可能急,只能慢慢的来。
心急,吃不着热豆腐!
康熙回宫后,玉柱没有回府,而是去了孙承运那里。
玉柱到的时候,孙府的内书房里,大家都在等他。
“请柱公大安。”坐在门口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