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舒想了想道:“要是五嫂这两天缓过来,还是五嫂陪着更好……”
舒舒看出来了,太后慈爱是慈爱,可与孙辈也保持着分寸感。
除了五阿哥之外,她对于其他皇子都不算亲近。
换做以往,九阿哥肯定又要唠叨一顿,嫌弃舒舒傻什么的,自己辛苦,将露脸的事情推给旁人。
现下不觉得了。
“还是咱们自己吃饭好,合心顺口的,都按照自己的口味预备。”
九阿哥得出结论。
舒舒笑笑,没有反驳。
天色微微亮了。
两人回了帐子。
这边的膳食已经提进来,只有夫妻两人份的。
舒舒之前不知道两人什么时候回来,就留下话让十阿哥与十三阿哥自用。
九阿哥的饭量在那里,一张小饼一碗面条已经饱了。
舒舒就一个人用了,正好今天有一道扣肉,还配着荷叶饼,就可着这个吃了大半盘子。
等到马车套好,内务府的人也开始收帐子,天色已经蒙蒙亮。
舒舒看了下自己身上,寻常的旗装,一寸高的旗鞋,规规矩矩的,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
核桃与小榆跟着,两人手里各抱着一个包裹,一个装着备用的衣裳,一个装着日用的小物件。
九阿哥打算去送。
舒舒坚定地给否了:“爷抽空去看看五哥,问问五嫂情形如何了……若是五嫂好了替我,就好了……”后一句,压低了音量。
九阿哥这才没有勉强。
等到舒舒一行到了宜妃车驾前,香兰正在马车外,见状迎了上来。
宜妃在马车里听到动静,挑了帘子,见到舒舒,露出欢喜来:“老九放你过来了……”
舒舒上前,笑着说道:“是九爷催儿媳过来的,方才还要送儿媳过来……儿媳想着那边十阿哥、十三阿哥都小,总要有个人盯着,就没让九爷送……”
宜妃一边招呼她上车,一边抱怨道:“还好没来,这隔三差五的见见就罢了,天天见能被他气死……”
舒舒笑着,倒是不好说话。
这个时候顺着婆婆的话一起挑剔丈夫,那是傻子。
可这几日九阿哥表现确实差,要是硬夸,也有点假。
宜妃倒是没有为难她的意思,只道:“快帮额娘想想,晚宴吃什么?要是只有咱们自己人还好,可今天敖汉旗王公来朝,到时候赐宴要体面,加上这大过节的,咱们自己人也得好好吃一顿……”
若是在京城赐宴,只各种精美餐具就能亮瞎蒙古王公的眼。
出门在外,行营膳房这边食材丰富,可这临时灶也比不上宫里。
过于繁琐的食材,不方便准备。
舒舒想起“对夹”,这个中间的馅料换成酱羊肉后,正适合蒙古人的口味。
肉食,以牛羊为主。
既是中秋,少不得月饼。
到了草原,怎么能少奶皮子月饼?奶渣月饼?
还有京城时兴吃的提浆月饼,说不得可以趁机多预备些,剩下路上吃,也多一道点心。
没有传到京城的苏氏月饼,都可以预备起来。
至于蒙古人不吃月饼这个说法……
只是后世的说法而已。
蒙古人也过中秋,就是之前他们游牧,饮食比较单调,月饼制作又有些复杂,所以没有在蒙古这边流行开来。
不过等到蒙古人富裕了,还有不少人修筑城定居,饮食也丰富起来,也就有了蒙古月饼。
一种就是各种奶制品的月饼,一种就是荞麦面加上红糖、坚果做得蒸月饼。
舒舒想到什么,就跟宜妃说上几句。
一上午的功夫,婆媳俩菜单就拟的差不多。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