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是我们走错教室了,我们不是海财的学生,是刚从国外回来找工作的,也没上过大学,就想去感受一下大学课堂氛围。”
祝云清下意识退后一步,为什么连声音也这么相像?
“我感觉,你很像我认识的一个人!”祝云清语气透着悲伤。
杨蓁心里莫名烦躁,“可是,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并不认识!”
另一边,祝闻宁被妈妈派出来,看到小叔竟然跟一个女孩子说话,当即跑回来,喊爸妈出去看。
徐家和祝家关系好,知道祝云清心里一直有一个人,这些年过的比和尚还苦,怎么会跟什么小姑娘说话?
几个人出来往楼下一看,还真是跟小姑娘在说话。
姜满看到杨蓁,心脏像是被什么瞬间刺了一下,大丫?
转头一想,大丫已经死了,应该不是。
杨蓁似有所感,抬头看过去,一眼就看到了姜满。
“祝先生还有事吗?我们还要吃饭!”
杨蓁的声音,拉回祝云清的思绪,“很抱歉,打扰了!”
门关上,杨蓁和林滔也没了吃饭的好心情,“蓁蓁,我们明天就赶紧走吧。”
“好,你相信我去东鼎,和祝云清说话都没几回,整的我们好像有什么见不得人关系一样。”
林滔倒是理解祝云清,当年杨蓁在东鼎救了那么多人,怎么能不让人惦记。
他可是听黎叔说了,杨蓁当年在东鼎那可是实打实学霸,她离开后,好些老师都扼腕叹息。
他们在少管所的时候,也是杨蓁来了之后,日子才好过起来。
在港城,多少次差点走上歪,也是想到杨蓁,才没成为自己讨厌的样子。
少年时期,遇到这么惊艳的人,又怎么会不惦记呢?
……
次日,杨蓁和林涛马不停蹄回了安宁。
烂泥咀的路,才开工,杨蓁带着黎勇给的名单,去走访了当年烂泥咀被人收养的那些孩子。
一些比杨蓁年纪大的,好几个都成家了,日子勉强能过得去。
杨蓁设立一个基金,以后每年给这些人一些钱财。
剩下比杨蓁小的,多数还在上高中,有几个在收养的家庭过得不是很好,基本都是在领养家庭有了亲生孩子之后,就被边缘化了。
剩下还有几个,当初是在襁褓里被人收养的,现在都是上小学年级,只有一个女孩日子过得还可以,其他都各有各的糟心。
林滔以镇上工作人员的身份,去接触了一下这些收养家庭,很多都表示,不想再收养这些孩子。
经过多方的协商,杨蓁和林滔最后带回了十二个孩子,回烂泥咀。
这些孩子中,有两个今年上高中,对当年村子里的事情,都还有些印象。
好在,当初杨蓁在烂泥咀杀人的时候,出于保护幼崽的心理,杨蓁没让这些孩子见到那些血腥的场面。
这么多年过去,这些孩子,彼此之间都不认识,就更不用说认识杨蓁了。
“房子才刚修的,已经通风过,以后大家就住在这里,未成年的户口,就在我名下,等你们成年了,就迁出去。”
说到这,杨蓁指了指不远处放着书包,“小学就在镇上,每天我会让车接送你们上下学,初中和高中去县城念书,你们住校,每个周接送。
上学期间,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每个人都给你们配备了手机。”
十二个孩子,被带来的时候,还战战兢兢的,眼下听杨蓁这么说,心里突然安定了不少。
只希望,不是刚出沼泽,又踏入虎穴。
转眼十年过去,烂泥咀已经焕然一新,这片土地肥沃,种植的药材一直很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