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毛文龙——辽东烽火中的争议英雄(2 / 3)

未就此消沉。天启二年(1622年),毛文龙依然受到朝廷的信任与重用,他提出了大规模征伐后金的计划,虽然明廷无法满足其全部需求,但仍调集了闽兵、淮兵和浙兵来加强他的部队。同年,毛文龙被提升为平辽总兵官,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辽东抗金斗争中的地位。

为了应对后金的威胁,毛文龙开始寻找更加安全的根据地。朝鲜渔民李景先向他建议占领位于鸭绿江口以东的皮岛,这里不仅易于防守,还能作为对抗后金的前沿阵地。毛文龙采纳了这一建议,于同年十一月正式入驻皮岛,此地及其周边岛屿被泛称为东江,毛文龙所率之军镇也由此得名“东江镇”。

入驻皮岛后,毛文龙立即展开了对后金的袭扰行动,他派遣部将陈忠等袭击樱桃埚、汤站,取得了初步胜利。随后,毛文龙亲自率兵前往千家庄,声称与后金军交战,斩敌首级。尽管毛文龙的行动受到了一些朝臣的质疑,甚至有人提议将其撤回,但在叶向高的斡旋下,毛文龙不仅免于责罚,还在天启三年(1623年)正式获得了尚方剑,赋予了他更大的军事自主权。

毛文龙的东江镇不仅是一个军事基地,他还借此机会进行了多次对后金的袭扰。例如,他得知金州城内守军薄弱,便派遣部将张盘乘夜袭击,成功夺城。此外,毛文龙还策划了多路进攻,意图牵制努尔哈赤,使其在辽阳、甜水站等地疲于奔命。毛文龙的这些行动,虽然在朝鲜史料中有不同描述,显示其实际效果可能有限,但无疑对后金构成了持续的威胁,展现了毛文龙在辽东抗金斗争中的决心与毅力。

四、袭扰后金

天启年间,毛文龙在东江镇建立后,频繁对后金实施袭扰,试图削弱其势力并牵制其行动。天启三年(1623年),毛文龙得到一个姓朱的淮安商人的消息,得知朝鲜咸镜道北面有辽民屯种,可以作为攻击目标。同年十月,毛文龙派遣守备王万才前往侦察,次年四月,派游击王辅等率兵五千人前往咸镜道,越过长白山袭击后金辉发部,但据后金记载,这支明军被击溃。八月,后金得知毛文龙在朝鲜义州城西的鸭绿江岛屯田,派遣军队袭击,造成重大损失。

同年,投降后金的明将李永芳企图招降毛文龙,毛文龙将此事及招降信件上报朝廷,获得了皇帝的嘉奖,被晋升为左都督。毛文龙继续在边境展开袭扰行动,上报斩首千余级,生擒后金人三百余名。

天启五年(1625年),毛文龙的部下对后金多个地点发动袭击,包括汤池、泥河寨子、柳河子、乔麦冲堡等,双方均有胜负。同年,毛文龙与登莱巡抚武之望因旅顺失守责任问题产生矛盾,相互弹劾,最终武之望被调离。

天启六年(1626年),毛文龙得知努尔哈赤将出兵辽西,随即组织多路军队夜袭海州、沈阳等地,这一行动被认为影响了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的决策,间接支援了明军的胜利。同年四月,毛文龙再次组织大规模行动,但其中参将王辅的部队在鞍山驿遭遇伏击,损失惨重,这是毛文龙自林畔之败后最大的一次挫败。尽管如此,辽东巡抚袁崇焕仍然肯定了毛文龙的贡献,认为他多年来的牵制作用在此刻最为显着。

五、处境渐危

自毛文龙开镇东江以来,他在明廷的地位一直伴随着争议与挑战。天启三年(1623年),随着质疑声浪的升高,毛文龙的处境变得微妙。宁远之战中,毛文龙未能及时响应,引发了朝中对其作用的质疑,甚至有人提议将他移镇至更靠近内地的地方,如旅顺或盖州。毛文龙为此多次上书辩解,强调东江的战略价值和自己的忠诚,最终在熹宗的支持下暂时度过了这场信任危机。

然而,毛文龙与袁崇焕的矛盾却在这一过程中加深。袁崇焕派遣的使臣赵佑、徐敷奏在与毛文龙的交涉中遭遇不幸,使得两人关系紧张。随着努尔哈赤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