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吴三桂:明末清初风云人物的跌宕人生(4 / 4)

浩大,几乎席卷半个中国。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自立为“周王”,其子吴应麒攻陷岳州,岳州之战爆发,叛军势头强劲,一度占据了湖南、贵州等大片领土。然而,清廷并未被叛军的气势吓倒,迅速调兵遣将,展开了大规模的镇压行动。

到了康熙十五年(1676年),叛军的形势开始逆转。清军在岳乐的率领下,占领了萍乡,围攻长沙,而王辅臣、耿精忠先后向清廷投降,大大削弱了吴三桂的力量。次年,尚之信也归顺清廷,吴三桂的势力遭受重创。

为了鼓舞士气,吴三桂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在衡州举行祭天登极之礼,正式称帝,国号“周”,年号昭武。他册立妻子张氏为皇后,孙子吴世璠为皇太孙,设立六部,封赏群臣。然而,称帝仪式当天,天象异常,风雨大作,似乎预示着不祥。

六月,吴三桂派遣大将马宝率军南下,攻击永兴,连战连捷,重创清军,一度控制了永兴周边地区,对清军造成了重大打击。然而,吴三桂的皇后张氏在六月中旬病逝,这对吴三桂的精神造成了沉重打击。七月,吴三桂亲自部署对广东、广西的进攻,一度取得进展,尤其是在广西,除了梧州外,大部分地区都被吴军控制。

七、势穷病死

康熙十七年(1678年),对于吴三桂而言,是充满挑战与悲剧的一年。随着清廷的反攻日益猛烈,吴三桂所面临的军事压力与日俱增。八月,正值酷暑,吴三桂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先是患上“中风噎嗝”的疾病,紧接着又出现了“下痢”的症状。尽管太医们竭尽全力,但吴三桂的病情并未见好转,反而日益加重。

意识到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吴三桂开始安排后事。他授意身边的心腹大臣,紧急迎请皇孙吴世璠从云南赶来衡州,意图让吴世璠继承皇位,延续“周”国的血脉。然而,吴三桂的病情发展迅速,八月十八日深夜,他就在衡州的都城中病逝,仅仅在位五个月。

吴三桂的去世,对于反清阵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二十二日,吴三桂的侄子、女婿以及心腹将领马宝、胡国柱、夏国相等人齐聚衡州,经过一番讨论,他们推举吴国贵暂时总理军务,并派遣胡国柱返回云南,护送吴世璠前来衡州奔丧并继承大统。

然而,留守云南的郭壮图,出于保护自己势力的考量,极力阻止吴世璠离开云南前往衡州。郭壮图的女儿嫁给了吴世璠,他担心一旦吴世璠离开云南,自己的地位和家族利益会受到影响。因此,郭壮图坚持吴世璠应当留在云南,而不是前往衡州。

九月,吴国贵召集诸将召开会议,讨论未来的战略方向。吴国贵本人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度和胆识,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但诸将考虑到各自在云南的家庭和财产安全,对吴国贵的提议并未给予充分支持,致使会议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直到十一月,胡国柱等人终于用棉布包裹着吴三桂的遗体,秘密地从宝庆进入贵州,大将军马宝则留守衡州。吴世璠在胡国柱等人的护送下,最终到达贵阳,并在那里继位为帝,继续领导着对抗清廷的斗争。然而,吴三桂的去世和吴世璠的即位,并未能改变“三藩之乱”的最终走向,清廷的反攻势头越来越强,吴世璠的政权最终也在清军的重重围攻下走向了覆灭。

八、结语

吴三桂的一生,是权力与背叛的交织,是个人野心与国家命运的碰撞。他对明清两朝的影响深远,至今仍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热点话题。无论是作为明朝的忠臣、清初的藩王,还是反清复明的领袖,吴三桂都是一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值得后世不断探讨和评价。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