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爱新觉罗·阿巴泰:勇武忠诚的铁骑先锋(2 / 3)

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仿照明朝制度设立了六部,阿巴泰被任命为工部的负责人。然而,他并不擅长处理繁杂的行政事务,这使得他在工部的工作表现不佳。皇太极对他的表现表示失望,并对其进行了批评。

天聪七年(1633年),阿巴泰奉命修筑兰磐城,并得到了皇太极的赏赐。同年,他率军攻打山海关,虽然俘获了数千人,但未能深入明境,这也受到了皇太极的责备。

天聪八年(1634年),阿巴泰跟随皇太极出征宣府,到达应州后,攻克了灵丘和王家庄两地。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彰显了他的军事才能,并为清朝的扩张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倍受冷落

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称帝并改元崇德,对宗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赏。在这个过程中,阿巴泰虽然被封为多罗饶余贝勒,但并未得到与其他幼弟如多尔衮、多铎一样的亲王封号,这让阿巴泰感到颇为不满。这种不满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阿巴泰对于皇太极始终未能给予他更高的爵位感到不悦。尽管如此,他仍旧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六月,阿巴泰同武英郡王阿济格等征明,攻克了一系列的堡垒和城市,包括雕鹗堡、长安岭堡,并逼近延庆州。他们先后攻克了定兴、安肃、容城、安州、雄县、东安、文安、宝坻、顺义、昌平等地,共经历了五十六次战斗,均取得了胜利。在这次战役中,他们还生擒了总兵巢丕昌等人,并派遣都统谭泰等设伏,斩杀了遵化三屯营的守将。清军出关时,还歼灭了在后面追击的明军,缴获了一百四十余匹马。捷报传来后,皇太极下令嘉奖阿巴泰,赐予他两匹马。九月,阿巴泰凯旋而归,皇太极亲自迎接。

十二月,皇太极亲征朝鲜,命令阿巴泰驻守噶海城,负责收集边民以防备敌军。次年二月,朝鲜投降,阿巴泰带领驻守在噶海城的军队返回沈阳。

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极讨伐喀尔喀,阿巴泰与礼亲王代善留守。期间,阿巴泰修筑了辽阳都尔弼城,并再次疏通了盛京至辽河的道路。多尔衮率军攻打明朝,以阿巴泰为副将,从长城口进入,越过北京,趋近涿州,直抵山西。之后,又向东直至山东临清,攻克了济南,并攻打天津、迁安等地,出兵青山关后退军。回到盛京后,阿巴泰被赏赐两匹马和五千两白银。

崇德四年(1639年),阿巴泰偕同阿济格攻打锦州、宁远。次年,即崇德五年(1640年),阿巴泰偕同多尔衮在义州屯田,并分兵攻克了锦州城西九台,收割了稻禾;又攻克了小凌河西二台。他还携同杜度设伏兵于宁远,截断明军的运输路线,夺取了大量粮食。之后,他又转移兵力打败了明军在杏山、松山的兵马。这一时期,清军频繁围攻锦州,阿巴泰多次在松锦之间来回行军。

崇德六年(1641年),阿巴泰因跟随多尔衮在距离锦州三十里的地方扎营,以及派遣士卒私自回家等罪过,论罪削爵,剥夺了他的一部分属民。然而,皇太极下诏宽恕了他,只罚了他两千两银子。同年,阿巴泰跟随皇太极大破洪承畴率领的十三万明军援兵,获得了五百七十匹马,并歼灭了数万敌军。

崇德七年(1642年),锦州投降后,阿巴泰偕同济尔哈朗围攻杏山,攻克后继续守卫锦州。在论功行赏时,他被赏赐了七十匹蟒缎。同年十月,阿巴泰获授奉命大将军,率军讨伐明朝,内大臣图尔格为副将。他们自黄崖口进入明朝边境,在蓟州打败了明总兵白腾蛟、白广恩等人,并连续攻破河间、景州等地。他们趋近兖州,擒斩了明鲁王朱以派及乐陵、阳信、东原、安邱、滋阳诸王。分兵攻打莱州、登州、青州、莒州、沂州等地,一直打到海州。回军时,他们还攻打河北沧州、天津、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