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郝永忠:南明最后的防线(2 / 3)

六年(1649年),随着何腾蛟在湘潭被清军俘获并处死,郝摇旗对南明永历小朝廷彻底失去了信心。他不再接受永历朝廷的调度,而是选择独自活动于贵州东南部的黎平府。面对清军的进攻,郝摇旗率军仓促应战,结果大败,被迫退往广西庆远,在广西与贵州交界地区活动。

不久之后,郝摇旗得知刘体纯等大顺军余部已经在湖广西山一带定居,于是他也前往湖广,与这些残部重新建立了联系,并在房县羊角寨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当时,大顺军余部使用永历年号,并借故明封号以稳定民心,郝摇旗则在军中拥立明韩王朱本铉,同时与夔东一带的南明军保持合作。

顺治七年(1651年)十二月,郝摇旗被南明朝廷封为益国公。然而,顺治九年(1652年),当大西军领袖孙可望派人与大顺军余部联络时,郝摇旗并未像其他将领那样与孙可望修好,而是继续坚持奉韩王为主。他在西山十三家中实力最强,对外与清军作战也最为频繁。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郝摇旗在这一时期主要活跃于郧阳府的保康、竹山、竹溪以及襄阳府的均县、南漳、光化、谷城等地。顺治九年(1652年)八月,郝摇旗率军渡江,突袭夷陵州,清军败退,郝摇旗部得以攻入夷陵。同年十一月,郝摇旗与刘体纯、袁宗第、拓天宝、党守素等合兵两万余人,攻破了竹山、竹溪,清军惊呼当地“二竹地方响应投贼,尽皆不为我有”。

顺治十年(1653年),郝摇旗部攻克了谷城屏风寨,并在铜山、茅坪屯兵。次年,郝摇旗再度攻克屏风寨,并与刘体纯部配合,在光化、均州、谷城一带活动数月,筹措军粮,打击清军。顺治十四年(1657年),郝摇旗率精锐骑兵袭击襄阳,一度控制该城,但很快在清军援军到来后撤离,退入南漳山中。

在与清军作战的同时,郝摇旗还积极与各地的抗清力量联系,扩大影响力。顺治十年七月,郝摇旗派遣总兵周中启、副将李良等人前往德安、随州一带组织队伍。顺治十一年正月,郝摇旗通过宋谦与陕西抗清军首领虞胤联络,并授权宋谦在河南、山西等地发展抗清力量。之后,郝摇旗与虞胤多次商议举事,并试图联络山西五台山的高鼎、太行山的牛光天等共同抗清。

郝摇旗还试图在占领区建立地方政权,设置“伪官”,刻印符信。尽管条件越来越艰苦,郝摇旗和他的部队仍然坚持“练兵屯垦”,在险要之地坚守阵地,抵御清军的招降。

四、兵败身亡

康熙元年(1662年),随着清军在西南地区的胜利,南明永历帝被处死,抗清将领李定国也在边境病逝,清军随即集结了陕西、湖广、四川三省的兵力,准备会剿在西山的大顺军余部。十一月二十日,清军到达前线,分三路进攻大顺军。

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初八日,陕西提督王一正、兴汉总兵于奋起、河北总兵鲍敬率领清军抵达房县,与郝摇旗部大顺军在横水展开激战,郝摇旗部战败。三月中,郝摇旗派遣部将白良辅潜出羊子山,意图焚烧清军屯粮,但清军已有准备,白良辅在行动中被斩杀。同月二十五日,郝摇旗与王一正等部再次交战于张老河,郝摇旗再次战败。

与此同时,袁宗第、李来亨等大顺军余部也被清军击败。面对清军的步步紧逼,大顺军余部决定集中兵力进行反击。六月二十日,郝摇旗率领老营精兵前往与刘体纯等部会合,于七月十日抵达巴东陈家坡刘体纯营地,十七日与李来亨等部会合于三对河。

二十二日,李来亨、刘体纯、郝摇旗等部大顺军在七连坪对湖广清军发动了反击,将三万余清军击败,并乘胜追击至南阳河、兴山县,击毙和击伤大量清军。清湖广提督董学礼一路逃到夷陵,不敢再出战。随后,郝摇旗与李来亨、刘体纯、袁宗第、拓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