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劈柴树枝松毛。
各种配菜已洗好。旁边的两张方桌旁几个人正在砧板上切,切好的菜分别放在不同的竹箩里。要用到的大量姜、蒜、花椒、山胡椒、胡椒、食茱萸,也已洗好。姜切成大片,茱萸也研碎了用水泡着作辣油。
等碗筷们煮好后,捞出来放在大木盆里用凉水浸着。大厨便开始炸苏子肉、炸猪肉块、煮猪肚。
这边,天开的两个姊妹挑着红鸡蛋糯米来了。其他亲戚也陆续到了,坐在屋子里外的凳子上嗑瓜子聊天。等到巳牌末刻,才有打头的小子回来说迎亲队午时初便可到。早有一群小孩子聚在北门外面向着坡下看。
没多久,便听到鞭炮锣鼓唢呐的乐声,听声音想来还有一两里才到。这边,大厅屋里的头几份菜已入锅,就等着新人转了村之后入祠堂拜见,行了正礼后开宴。
眼看迎亲队带着大红轿子来了。小孩子们跳了起来,跟在后面看热闹。在队伍进村前,要在村头的大树上挂上红布条子,这是习俗。
然后进村先绕着村墙边的路走一圈,再绕着大厅屋外转一圈。新郎进祠堂跪拜烧香祷告,算是告知守村土地和祖宗有新人加入,请求保佑。然后花轿顺路到达婚房。
继续阅读
在堂屋里的主位上摆了张桌子,两边一对太师椅,就是长辈受新人礼的地方。天开和张氏一人一边,黄氏坐在天开下首,三人都穿着新洗的靛蓝布衣裳。
新人一身红袄裙、红鞋子,下得轿来。禹寿则戴着乌纱帽子,两边簪一对红通草花,穿着深蓝色的麻布直缀,里面白色棉布贴里,披着红布。
新娘在媒婆的搀扶下跨了筛子和火盆后,禹寿对着楼上射了一箭。随后新娘被两个妇人搀着倒退着进门,先拜灶台和纺车织机,再拜了祖先牌位,最后才两人牵着红布在礼赞的唱声中拜了天地、高堂,又相互对拜。
禹寿才用秤挑开了盖头。随后两人又相互喂了食,其实就是送亲队挑来的稻草灰水泡的大枕头粽,用由红线缠着的切开的干葫芦喝了合卺酒。
旁边围着的人们,特别是小孩子,都吃着炸果子,糯米纸包的饴糖,笑嘻嘻地看着。鼓乐歌手们又热闹地唱起婚嫁歌来。
然后就是送入旁边的房间里,床上已预先撒上了谷、麦、豆、黍、荞麦这些五谷,铺着新床单,摆着新做的红被面。
而新娘的嫁妆,主要是几台扛。两扛是樟木箱子,两扛是木盆、木盒一类的实用品,其他是被子、布匹、四季衣裳之类,都整齐地摆在一边。
这边拜完堂,门外就燃了一大挂鞭炮,随后祠堂那边就响了一挂鞭炮以应和,即有人上来请客人下去占桌吃饭,说是宴席半个时辰内开始。同时在堂屋和前面的坪子上摆了两桌宴请女方的送亲人员。
鼓乐手奏着乐,兴兴头头地到祠堂去了。天开叫尧寿把女方带来的一担糯米粽子留下几个送客用,剩下的挑到大厅屋去。这是宴前的点心,用来蘸糖粉吃。这时当地的所谓糖不是白糖,而是带点黄褐色的糖,甚至是黑红色的油红糖或油黑糖。白糖太贵,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
菜是十大碗,有肉有鸡有鸭,酸辣,麻辣是主要口味。前面的猪肚汤、肉丸笋片黄花菜粉丝汤。中间的酸辣鸡、麻辣鸭。主菜是葛根蒸的苏子肉和酱烧的红烧肉。
甜品一道是蜜饯李子红豆甜汤。蜜饯李子是从村子里人那里买的,红豆是自种的。成色虽然不太好,加了足够的麦芽糖,足够甜,刚端上桌就被小孩子们一扫而空。
最后还上了一盘黄豆炸鱼。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后,十大碗便齐全了。
这是这片地区主要的宴席菜式,丰俭由人,不论什么菜式,肉多不多,都要摆满十碗才算。
期间禹寿敬了三轮酒,又上来给女方亲友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