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新生儿(2 / 3)

接过答应了。

张氏淘了米,准备煮干饭。等何氏回来后,才切肉砍鱼炒菜。一个粉蒸肉、一个红烧鱼、一个韭菜炒蛋、一个炒菜苔,在平时算是大菜了。

禹寿取出自酿的糁子酒热了,请何生贵吃了。待何生贵走时,又送了一兜杨梅、一包盐。

到了端午,因何氏肚子已大,便没有去看赛龙舟。只天开带着尧寿、黄氏、张氏去街上卖杨梅时顺带看了。

到了月底,何氏的肚子开始疼一阵紧一阵。黄氏和张氏依照过来人的经验知道这是要生了,开始忙活起来。

张氏把之前织的细麻布和细棉布水洗后细细捶了,晒干、揉软,裁好缝成婴儿穿的天衣。把以前留下的尿布,及不用的烂衣裳剪成片片,缝成整齐的片儿,用开水煮了后,洗净挂在太阳下曝晒。

还裁了两块四尺见方的红布,里面絮上弹松了的棉花,做了个小被子。

这时,何氏也攒了上百颗鸡蛋了,积了好几担干柴,坐月子不怕没鸡蛋吃。

进了六月,到初八时,何氏的肚子越来越疼,只能躺在床上等着。乡村人家没有多余的房舍,只是在本来住着的房间里生产。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氏已经熟门熟路地用开水煮剪刀、布帛之类的用具了。

下村的接生婆黄婆子也被请了来,又是摸又是看了好一会子才道:“早着呢,先煮碗红糖鸡蛋,吃了好攒力气。”

这一等,就等了三天。何氏一会疼一会不疼的,走又走不了路,起又起不来,难受得很。

其他人担着心,在门口挂着艾虎、松柏枝和桃枝辟邪,在房间里燃避瘟丹,在房子外面撒石灰。但农活又不得不做,只得留下一个在旁边守着。黄婆子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

到十二日辰时,何氏的叫声渐渐变大。到巳牌时分,黄婆子守在旁边摸了一会,便叫张氏去煮鸡蛋给产妇增加力气。“要出来了,剪刀再煮一次。”她吩咐张氏。

何氏忍痛吃了红糖鸡蛋,按黄婆子的指示吸气,忍着。“等我喊用力才用力,不然会裂的,不好生。”

好不容易等到午时前,黄婆子根据开口估计着,摸着何氏的肚子,在一次大力宫缩时,大叫何氏用力,但这次没有生出来。又反复了几次,才在何氏大叫声中听到“呱呱”的婴儿哭声。

何氏松了一口气。黄婆子麻利地剪了脐带,捆好,用干净棉布带将孩子的肚脐连腰一起束起来,再放到旁边箩筐里的布垫上,迅速称了下道:“女仔,六斤一两。”

然后给新生儿穿上小衣裳,包上尿布。张氏在旁边用小被儿把孩子包好,放在何氏旁边躺着。

何氏见女儿脸红红的,满是褶子,小小的,闭着眼睛,也看不出美丑。

黄婆子先打发张氏出去给小毛毛煮点米汤,以防过回饿了没奶吃。用旁边的桶装了胎盘,嘱咐一些如何照管小孩子的事项,比如哭了就要喂奶。通常新妇奶不好下,便要喂米汤防饿,否则小孩子不容易活;喂了后要拍嗝,不然容易肚子疼,还可以给揉揉小肚子;月子里不要吃咸食,不洗澡不吹风,小孩子也不能出去之类的,才出了房。

张氏赶忙将一碗红糖煮鸡蛋、红纸包好的红封和一块自织布一起递过去,并请到时洗三。

黄婆子先看了下正在熬的米汤,嘱咐道:“米汤好了先放在水里冷一下,喂之前试一下冷热。放心,我先回去准备下,毛毛小,要多花点精力。她那个娘我看也不是个能干的,你是奶奶,多看着点吧。”

这才收了礼,坐在桌子边慢慢地吃煮鸡蛋,边吃边说些注意事项。

禹寿提前回来了,却被黄婆子拦在外面:“小毛毛身子弱,不能把脏东西带进去,再说里面有血光,洗了手敬了神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