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龙王到大海”时把铜钱丢到井里去。
随后便是由八人抬着的棺木出殡。
送行的女眷一般送到半路,从另一条路回到大厅屋或自己家,把逝者用过的物品用石灰画个圈烧掉。
中午则是送行的豆腐饭,宴席一般以豆腐菜为主。这一餐后,大多亲戚会选择回去,只有一些关系近的留下来用晚饭,第二天才回家。
村人大多亲力亲为,家中有诸事要忙,不会有太多的空闲时间。
等到倩倩五岁时,已在张氏和何氏的教导下学会纺纱和绩麻了。而且由于手脚灵活,绩麻的速度还挺快。
到六岁时,禹寿破天荒的送她到大厅屋里跟着其他男仔一起读书。这在小村子里引起轩然大波。
要知道,上村和下村合计不到四十户人家,一些人家里连男崽都不让读书认字,哪里又会让女仔读书。
别说登封乡十几个村子没出这样的,恐怕附近的营乐乡、蒋居乡、在城乡都没有这样的事。
一些人闲聊时不禁暗笑禹寿有钱不如建房子买田地吃食,自家都过成那样还要给女仔读书,有钱烧的。
教书的添玉是个老童生,考了几十年还没有进学,穷极无聊,便在大厅屋里设账授童,边务农边授课,也可得些束修。他的学生主要是附近几个村的,共有十二三个人。
他看到禹寿送女儿读书,便把自己的女儿、十岁的英凤也一道捎上。两人正好有伴。
初学的课本是《新编对相四言》和《对相四言杂字》。
从初学行礼、称谓和一二三开始,后来则学东南西北。这些都是禹寿教过的。所用书本是自家藏的以前手抄的旧书,还有书蠹的洞和折痕。
只是字写得不太好,还要多练。这样日常开支里就多了纸墨笔费。为了省钱,就用木棍沾水在木板上写字。
《新编对相四言》共 388 个字,308 幅图,其中的每件物品都与右边的汉字相对应,简洁的图画配上匀称稳健的台阁体字。
倩倩开始每天跟着夫子学三四个字,五天后变成十个,后面则固定在二十个字。还要比赛写字,书背不下来会被打手心,字写得不好也要被打手心。
学完了杂字再学三百千,已是一年后的事了。
一天,夫子心血来潮要考千字文,每个人都要背一段。最终只有她一个人一字不漏流利地背了一整本下来,叫添玉极为震惊。
这也让添玉心里添堵,自己的女儿都十一岁了,平时也有教读《女儿经》,竟然比不过一个小的,当时就气得拿起扫把打了女儿几下。
夜饭后特地到倩倩家跟禹寿说及此事:“可惜是个女仔,要是个男崽,进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禹寿对此则不以为然,因为女儿已经在读《小四书》和《十八史略》了,至于《女儿经》《女诫》《女训》之类的早就不在话下。
她还跟禹寿学算筹和算盘,虽然算不上精,算个数记个账绰绰有余。
因着她家的示范,竟然有几家人也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塾里读书认字,一时间,在大厅屋读书的女仔竟然有五六人之多。
乡村日暮有人家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