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珠子(4 / 4)

直到张氏来叫才吹灯锁门回去睡。

禹寿和何氏还真的抽了一天时间,跟尧寿一起到了高坳子打桕子,到天黑才到家,两个男人一人挑了浅浅一担,何氏背了一大背篓。回来后用麻袋分装了垒好,等有空了就要制桕油。

几天后,正好有一位伯娘、一位婶娘要去街上卖布,倩倩正好随行。

她背了新织出来的四匹熟色绢,缝边都是在头天晚上忙到三更才弄好的。

外加以前织好的三匹麻、二匹棉,一共九匹用布包好后放在背篓里,致使背篓外面堆得高高的,得用麻绳系紧才不至于掉下来。

她这个年纪出门已不能只穿裤子了,外面还得系上裙子,否则便是不合礼数,会被人骂作野人的。

之前在那条橙红色莲花纹的裙子里絮了点棉花,加了夹里做成一条冬天穿的厚裙子,里面再系上条白色的棉裙就可以了。

鞋也在蓝色布鞋外套上马松子丝编的草鞋。上袄是件淡绿色的家常加了夹里的袄子。

用红色发绳扎了个双垂髫,总体算得上是整洁不乱。

几人嘻嘻哈哈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曾家,过了桥入城。那两个娘娘带的是棉麻布,倩倩也跟着她们一起卖了。

另外的四匹蓝熟绢要到另一个牙行。两人大人要去买彩线头花。她们约好在大西门边会合,倩倩便暂时辞别了两人自个走了。

她先去牙行里把四匹染丝熟绢卖掉,染色绢要比生绢贵一点,这四匹细熟绢每匹卖了七钱一分银子。

又到观音庵对面的那家买了二刀楮纸、一刀竹纸、一斤本地产的松烟墨,想着家里的笔天天用,便又加了两支笔。

那笔是用黄鼠狼的尾毫做的,一支要一分银子。

松烟墨则跟店主反复确认渣多不多,她实在是很不喜欢多渣的墨,要在墨斗沉半天,还要不断地洗砚台才行。

“墨总有点渣滓的,就是上好的徽墨也有,就是少一些,但是上好的徽墨贵呀,这松烟墨一斤十根才四钱五分银子,中等的徽墨都要七八钱一斤呢。”店主好口才。

倩倩叹了一口气,这笔墨纸砚如此贵,还让不让穷人家的孩子读书了?

最后不得已称了五钱九分多的碎银子,店主剪了块一分左右的小块补回,又补了两文钱方罢。

乡村日暮有人家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