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五更不到,倩倩就起来担好了水。煮粥煮猪草,喂鸡喂鸭鹅,用铡好的稻草喂了牛。猪菜煮好了,舀了些出来晾在大木盆里。
才开始给自己洗漱。嚼了柳条后用澡豆洗好了脸。
张氏何氏也早就起来了,洗了脸端了盆水当镜子梳着头发。
何氏拿出一小瓶泡着零陵香的油茶油,作头油用。
因为几人前天特地趁天晴洗了一次。又是冬天,头发有点毛躁。
特别是发梢处,头发有些开叉,甚至打成结,用木梳一开始很难梳顺。
倩倩先用手沾着油把头发都搓了一遍,特别是发尾,才将头发慢慢梳顺。
她先帮张氏上头油。
梳顺后才给奶奶挽了个小髻,用发绳系好,头上罩上黑色的麻丝老婆?髻,簪上银铜簪花朵固定,然后系上黑色的刺绣包头。
倩倩的小娘子发式自然跟出嫁妇人不同。
好在她的头发虽然不是很盛,黑度和长度倒也凑合。
将头发从中线处分成两边,再从耳朵后面各分出两绺。前头的两绺分别用发绳束好,在头顶束成一束,穿过下面的孔分成两束。
用发绳分别束好后在脑后各打个环,就成了两边各有一个发环,发尾处用黑色发绳扎紧。
耳后的两束则分别打成辫子,左右绕在头顶的小髻上,再扎好。
挑了一条长点的红丝带穿过发环,在小髻上打成花结。
小髻上则分别簪上绢花、镏金铜簪、小银针儿、头天摘好的带红果的冬青果束。
这个小发式就做好了,花了她几刻钟时间,手都酸了。
不过从水盆里看着效果不错,把她衬得很乖。
把早备好的成套袄裙换上,配上香囊钱袋,就是街上常见的普通人家小女仔的过节打扮。
张氏何氏都把自己最好的袄裙和头面戴上,不过是细银花簪和通草绢制花朵。
何氏又给倩倩套了个一两重的细银镯子。
几家人提着礼物汇合,途中又汇入从别处来的去街上看灯卖货的人流。
到了城边人流又分成细流。大家相互道别,约好下午未时去报恩寺烧香。
倩倩一家要到同宗的长者家里住一晚。
那是个半白头发的老者,跟天开差不多年纪,天开要求小辈们尊称他为玉昌老公公。
玉昌一家在濂溪边有十几亩水田旱地,平时种田为业,闲时则到外面的山林里打猎挖药。
女眷们跟乡村的女子们一样忙时下田帮忙,闲时纺绩织布。
他家还在自家门前的一间门面里开了个卖杂货的小店,专卖盐油酱醋各种调料和咸干菜。
盐主要是家里人到秀水、贺县或梧州挑回。
酱则是自制的。所以他家三合院的天井里,靠墙背阴处,置了一排三个大酱缸。
他跟天开是在一次打猎时认识的。两人相谈甚欢后问了各自的姓氏生辰。
再一往上溯源,发现原来是同宗,而且他这一支算得上是长房。
天开到街上时若有空则到他家去坐坐,带点山产,顺便还学会了做好酱的窍门。平时也不怎么去打扰。
这次是玉昌请他们一家来观灯才答应过来的。
倩倩一家带来了一对鸡鸭,一块腊野猪肉,一块腊麋子肉和半袋粳米。以及自制的笋干和野菜干。
玉昌公公一看这阵势,似乎是将过年剩下的肉都带了来,一个劲地挡:“怎么带这们多东西,看个灯的事。”
天开则笑着劝说:“这些都是家制的,算不得钱,住一天要叨扰老哥一家,也是麻烦。”
两人推来搡去,最后天开成功。
短暂休息一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