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身为女儿身,半点不由己(3 / 4)

袋里掏了根短点的出来重新点燃,要去找大人们。

正好另外两人也要到牧爱堂对面的楼上复命,三人便一起走着瞧灯。黄立魁边走边问她何时回去。

“明日便回,今日只是来观灯的。”

“就不能多住一天么?明天肯定还有蛮多好耍的,你不晓得,晚上上灯,白天是卖货,叫灯市,有蛮多好耍的,杂耍啦,钻圈、吐火、耍猴都有,一年就这一次呢。”

“我们一家是住在同宗公公家里,在别人家住久了不方便。再说家里还有猪牛鸡鸭呢,托人看也不太好。”倩倩小声回复。

她何尝不想多待一天,也想看看杂耍、吐火这些。

何济源不知为何有些恹恹,也不说话。

三人到了前面的平地,看灯的人还是不少。倩倩自去旁边随意逛看,另外两人则带着小厮告辞登楼去了。

倩倩在附近转了一圈都没看到张氏何氏她们,连同来的认识的人都没一个,想着可能回去了,便也转身向西门去。

到了玉昌公公家门前一看,大门都是上锁的,人都没回来,没奈何又提着灯沿路去找。

她倒也不怕。却看到何济源站在玉振坊下抬头看灯,双喜袖着个什么陪在旁边,看到她来轻轻咳了一下。

何济源轻轻地转过身来。这个转身倒让她怔了一下,不知为什么,就是觉得这个转身极为好看,这大概就是公公说的大户人家的教养吧。

便行了万福,笑着问:“何小官人在这看月亮呢?”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小娘子,明年你还会来看灯么?”

“明年?还远着呢,哪个晓得呢。”倩倩赔着笑。她明年就满十三虚岁十四了,要到定亲的年纪。

若长辈垂怜可能在娘家住几年才出嫁,若长辈不垂怜就像本村和旁边村的女仔一样,十四五岁嫁到夫家。劳作不息,或难产,或被打,或生病,或青年早逝,或生一堆孩子苦熬到花甲古稀。

这是女子的命。

奶奶说得对,身为女儿身,半点不由己。

奶奶六岁被家里人卖掉,成为公公的童养媳,到十六岁圆房,其中十年被虐打的生活苦不堪言。就算后来生了作为长子的大伯父,曾祖母也没有对她好过半点。好在公公对她极好,这也算是这苦痛人世稍可慰藉之处。

倩倩眼里含着泪,黯然无语。

何济源看她呆呆地不说话,也呆呆地站着,好一会才回过神来笑道:“我在楼上看你走了,晓得你到了这里,后来又看到令祖在远处看灯,就猜到肯定进不得门,怕你饿了,给包了块饼来。”

双喜上前把袖着的纸包塞给她,也不管她接不接。

两人默然无语地走在花灯之中,倒让倩倩有一种孑然一身,茕茕独立之感。这是李密的《陈情表》里来的,看来又要去重读一遍了。

迎面却见到了黄立魁骑着马跑过来,这个平时嘻嘻哈哈的孩子这时不知是走得急还是怎么的,却没有看到他们。

“表兄!”何济源不失时机地喊道,“这是到哪里去?”

“哎!父亲叫我去归元观拿东西。”

“这们迟了,叫下面的人去拿就是了,怎么还要自己跑一趟。那归元观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没的办法,我去去就来。”黄立魁挥了挥手就跑远了。

倩倩和何济源一直这样默然地走着,谁也不先开口说话。

倒是双喜一副少见多怪的样子。一会说坊上的那盏六角灯六面不同色不同花,画的画还活得很。一会说那盏莲花灯的穗儿下的万事如意结打得好,总之就是没话找话,要使两人活络些。

但是说什么呢,倩倩想了好半天都没找到话题,总不能说那盏灯不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