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杜琼,这家伙很聪明很会做人,也很有才华。 这样的聪明人,对君主来说,是非常好用的,而且是越用越好用。 年幼时跟随任安学习经学,透彻研究任安的学说,精通于经纬术艺。 老刘夺取益州后起用蜀中人才,任命杜琼为议曹从事。 曹丕篡汉建立魏国,杜琼与张裔、黄权、何宗、杨洪、尹默等人就引用图谶来劝说刘备称帝。 出兵关中之前,刘禅拜杜琼为谏议大夫,迁任左中郎将。 杜琼为人沉默寡言,把自己关在家里,很少和他人交流往来。 与蒋琬、费祎等人交好,他们都十分器重杜琼为人。 杜琼又着有《韩诗章句》,共计十余万字。 但刘禅并不想取用他的谶纬学说,所以并没有将他拜为太学博士。 杜琼明显察觉到了刘禅不是一个喜欢这些玄学的君主,因此也收敛的这方面的才能。 以至于没有将其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他的谶纬之学也就没有了传承学业的人。 当然,他对天文方面的才能,刘禅还是比较希望能将其发扬光大的。 这些搞谶纬的学者,研究天象比其他人投入的精力多得多,而刘禅知道,天文不是玄学而是科学的一种。 杜琼虽然学问钻研得十分透彻,但在初时人们没有听说杜琼对天文有独特的见解和说法。 是后来得到器重的谯周偶然跟他谈论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 随后刘禅也了解到了,并且立刻被引起重视。 示意谯周多多与之交谈,争取将这些知识都学出来。 刘禅知道,恰恰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天的敬仰与好奇,对天赋予的意义比任何文明都更加丰富。 也因为此,中国人对天象的研究历史很久远。 他是不怎么懂天象知识的,但是也不会像一般人那样一提起古人对于宇宙的认识,不由自主的便会认为古人的宇宙观是“天圆地方”。 那是一种刻板印象,古人对于宇宙的认识是非常先进与丰富的。 后世西方直到近代那十分可疑的文艺复兴时期,才一下子在短短的时间里做到中国古代上千年研究的成绩相比肩。 据记载,在西汉武帝时期,落下闳便制作了着名天象观测仪器浑仪。 刘禅曾经向诸葛亮讨教过天文方面的知识。 当然,他不是自己学,而是想要了解当下这个时代人们对天文知识已经探究到了什么程度。 然后他就了解到这么一个牛人,落下闳,西汉时期天文学家,巴郡阆中人。 他醉心于天象观察,从小就想向往太空,家中长辈可高兴了。 其颇有家资,在家乡阆中蟠龙山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民间观星台,改制了观测仪器浑仪。 后来的天文历法家如贾逵、张衡等人的知识理论体系,则是在落下闳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发展的。 后世的祖冲之也是。 只不过,刘禅将太学博士之一的数学家赵爽给差点逼疯的‘割圆法’,计算圆周率。 经过赵爽持之以恒的努力,这家伙已经成功算出来小数点后七位了。 所以祖冲之的巨大光环,恐怕要被赵爽给夺走了。 并且,赵爽的计算成果得到了刘禅的肯定,确立了该数值为朝廷认可的官方圆周率。 当然,其实赵爽已经算到十几位了,但是刘禅就记得后七位。 再多的那些,刘禅不会背。 其实有七位的情况下,已经足够使用了。 至少在基础数学科学领域,其实以后两位,即3.14,就已经足够大多数情况下的使用了。 当然,别人做不到赵爽却能主要还是学习了落下闳给后世打下的数学基础。 落下闳因其在家乡的名气,经同乡、太常令谯隆和太史令司马迁推荐,被汉武帝
第600章 天文,汉人领先世界一千五百年(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