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夏侯霸满心期待着汉军施暴这种局面的出现,甚至在心底里本能地如此预想。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再一次无情地教他做人。
汉军非但没有对当地百姓施以任何暴虐行径,反倒当机立断采取安抚之策,并向民众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如此一来,汉军成功地赢得了不少地方豪强和地主们的真心归附。
要知道每当面临强权更迭之际,这些‘颇有家资’之人,相较于采取左右逢源、朝秦暮楚这种充满高风险且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的投机行为去谋取更多利益而言。
他们往往更倾向于寻觅一些更为稳妥可靠之事,以此确保其家族得以安然顺遂地延续传承下去。
在“求稳”与“赌命”这两种抉择之间,毫无疑问,他们必定会毫不犹豫地择取前者。
只因,这向来便是此类能够长久地深深扎根于乡土的势力所惯常作出的决策。
也正是由于得到了他们的通力协作,大汉朝廷得以从后方源源不断地调拨大批基层官吏跟随军队一同入境,并深入至广袤的乡村地区。
有军队强有力的护卫保障,这批因具备卓越业务能力而被朝廷精心遴选出的官吏们,犹如一把把利剑劈开荆棘,迅速将朝廷的管控触角延伸到每一座乡亭村落之中。
他们雷厉风行地对当地百姓展开整合梳理工作,实施有序管理。
就在短短时日过后,便成功调动起一定的人力资源投入到大军的后勤保障事务当中。
显着地提升了大军的后勤供给效能及持续作战能力。
由于一路上不断出现那些妄图通过投降来换取功劳的带路党,吴班所率领的军队如虎添翼,他们几乎没有走过任何弯路的径直朝着安邑城杀去。
当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传到夏侯霸耳中的时候,这位魏军将领刚刚因为汉军来势汹汹而选择放弃解县。
并成功带领着自己的部队渡过了涑水河,试图前往猗氏观望局势。
就在此时,一好一坏两个至关重要的消息几乎同时被送达至夏侯霸的面前。
那其中一个坏消息便是上一个传闻,安邑城已经遭受了汉军猛烈的围攻,而且形势已然变得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传来的另一个好消息,便是有些迟到的援军总算是来了。
并州刺史兼持节大都督司马懿已经亲自统率着一支规模庞大的十万雄师赶来支援这场激烈的战争。
当然,这个‘十万’是对外公布宣传的数量,主要是为了提振士气。
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路沿着汾水向南挺进,先是途经杨县,接着又顺利越过了襄陵,
继续阅读
然后还分兵驻守平阳,如今,其先锋部队已经成功进驻到了临汾城中。
即便是知道没有十万大军的夏侯霸,对此也感到惊异。
仅仅用了短短五天的时间便迅速行进了四百几十里的路程,几乎也算是日趋百里了。
在统领着这足足五万之众且兵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大军的情况下。
司马懿依然能够展现出如此卓越非凡的军事组织能力以及精妙绝伦的指挥才华,这不得不令人佩服。
然而,便是司马懿有这样亮眼的表现。
也没能帮助魏军在战争初期就弥补汉军凭借高效的动员运输能力、高士兵素质所积攒起来的优势。
吴班毫无预兆的杀到城下,这神兵天降的效果直接击毁了那强行被征召上城墙的民兵的信心。
然后汉军将士利用强弓劲弩向城中射入投降书。
凡是持有投降书的人,在汉军攻城的时候跪在地上将其举过头顶。
则不仅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反而会以投效有功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