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开凿大运河(1 / 2)

刘禅先后给关府很多赏赐,诸子孙成年的蔽以官职,未成年的入太学读书。

整个丧葬,礼部官员非常尽心竭力。

整整五个月的丧礼处理得井井有条,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十二月,关羽的棺椁出府下葬。

刘禅下诏,让关羽配享太庙。

太上皇赐关羽陪葬长安昭陵。

老刘这是打算等自己也下去后还跟老兄弟喝酒。

皇太子亲自和关平、关兴等一起,亲自扶着棺椁送去昭陵下葬。

这一年,刘禅也宣布开始为自己修建乾陵。

到底是皇帝总归是要准备的,刘禅多次宣扬,世上没有长生久视之法。

也曾有人进献延寿仙丹,但被刘禅抓了三族送去西域开荒。

刘禅并不打算修建什么了不得的陵寝,就大汉历代皇帝的平均水平就行。

毕竟这些年来,他也没少大兴土木。

比如,建兴十一年疏通了当年春秋末期吴王阖闾和吴王夫差开挖的胥溪、邗沟、黄沟三条运河。

建兴十二年,刘禅便打算开始全面开动大运河修建的工程。

从狭义角度来看,运河乃是人类通过人工挖掘而形成的可通航河道。

而从广义层面来说,运河指的是为了实现地区或水域之间水运交通的通畅。

人工修建的水道,其通常会与自然水道或者其他运河相互连接。

除了航运这一主要功能之外,运河还能够被用于灌溉、分洪、排涝以及供水等诸多方面。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当然,刘禅肯定是遵循求稳的,绝对不会像隋炀帝那样急功近利。

占城稻在江南地界试种成功,这也为大运河开凿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

夏天的雨总是要多一些,不过因为秦岭的存在,倾盆大雨少见。

淅淅沥沥打在未央宫的琉璃瓦上,刘禅望着檐角垂落的雨帘,指尖摩挲着案头泛黄的《禹贡》。

青铜灯树在地面投下摇曳的影子,将墙上悬挂的《九州坤舆图》切割成明暗交错的碎片。

"陛下,司空上官胜跪在宫门外已两个时辰了。"

内侍黄皓的声音传来,沉思中的天子幽幽抬起眼眸。

刘禅轻叹一声,一瞬间眼前又浮现起先前老臣以头抢地的情形。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人事或者说权力到底是会如此的,党争永远不可避免。

上官胜斑白的胡须沾满涕泪,嘶声说着劳民伤财之类的谏言。

这是关西乡党。

而另一边的少府吴班,同样五体投地,捧着运河图纸,力挺运河。

"贯通南北水道,可使荆襄绸缎直抵幽燕,江南粮秣三日达洛。"

吴班是陈留人,早年庇祸于蜀中,如今也是衣锦还乡的关东人。

大运河一旦开凿成功,无异于是一条经济命脉。

但是开凿的过程中,耗费甚巨。

朝廷的钱恨不得一枚掰成两半花,总归是会有人多有人少的。

雨声渐密,刘禅起身走向殿外。

十二旒冕冠的玉珠在风中轻响,玄色龙袍掠过潮湿的宫砖。

一队队玄黑重甲的执戟郎坚守岗位,冰凉的雨水顺着铠甲流成河。

"传旨。"刘禅望着雨中巍峨的未央宫阙,"明日辰时,移驾东都雒阳。"

去一趟雒阳,用这种无声的行动表明自己支持大运河的决心,让该闭嘴的家伙闭嘴。

让他们知道,皇帝是行动派,若真惹怒皇帝,下场绝对不好。

秦岭北麓的夯土道上,数万民夫正如蚁群般蠕动。

黄河治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