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车,‘超短裙’不在。
果然,车上有空调,就是舒服。
“兄弟,去哪?”
“张家集。”
“张家集我熟悉,我老婆家的二舅舅就住那里。”
我来了兴趣,“大哥,说说张家集。”
司机话特别多,“现在的张家集不是原来的张家集,老张家集在二十多年前被泥石流淹了,听说当年全村两百多口人几乎全死了。”
“说起这事,我听说老张集会闹鬼。每逢下雨路过那里的人都能听到哭喊呼救声。”
王俊上车很快睡着了,我也困,却没有睡意,听司机胡侃了一路。
...............
张家集并不大,只有四十多户人家,房屋分散。
司机开车直接到他妻舅家,他妻舅家只有一个老头。
张家集的方言和我们沈家村相近,一番寒暄后,我起身准备去吴安顺家。
老头的耳朵不太好,瞪着浑浊的眼珠子伸出脖颈问:“小伙子,你说你找谁家?”
“吴安顺家。”
老头脸上的老树皮全部皱起,吧唧着嘴抽着旱烟:“这里就这么几户人家,哪有姓吴的?”
我和王俊面面相觑。
档案资料上清清楚楚记着,张家集七号,户主吴兴根,妻张春花,子,吴安顺,女,吴芳。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俊摸了摸鼻子,“反正不远,去看看再说。”
我觉得也是,两人还是出了门,司机非要跟着。
这里的门牌号比较乱,一号后面跟的是二十号,二十号后面又变成三号。
更气人的是一户和另一户之间隔得蛮远的,有的相隔有几十米。
王俊大骂村长不作为,大贪官,一个门牌号都标不好。
红砖绿瓦,莱田野花,一片祥和。
我却觉得怪怪的,村子太安静了,没有鸡犬相闻,甚至感觉不到有人气。
偶尔碰到人,也是满脸皱纹的老人。
王俊似乎也觉察到了,他挨近我,“老沈,怎么感觉怪怪的?”
我转头问司机,“这里的年轻人呢?”
“年轻人当然去大城市赚钱了,谁还会留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刨山。”
这个问题是我多问了,现在的农付普通是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
我忽一怔,这里没看到孩子。
耳边忽传来王俊的急促叫声,“老沈,快点走,七号在前面。”
我忙回过神,看向旁边屋子门牌号是十六,问王俊,“你怎么知道七号在前面?”
王俊故作神秘的冲我笑了笑,“秘密。”
三人跨过莱地,横插过去,站到一间屋子前,我看着独立的一间屋子,脑袋嗡了一下。
红瓦白墙,一扇斑驳的红的残门,门牌号是七号,门头上横挂着一张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写着几个字:张氏祠堂。
我当捞尸先生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