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德”与“虎”(2 / 3)

在曹操军下效力,也不用被下绊子了!

与此同时,他也是十分庆幸,还好这曹嵩没事,安然无恙地从敌人手中逃脱,如若不然,那自己在这兖州几无栖身之地也!

曹昂见到应劭发着愣,也明白他或许是想到自己的前途之事,看到其文弱书生般的打扮,不禁问道:“府君,在这泰山郡地界深耕多年,可是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仪?”

“啊啊,在下任官多年,不满子修笑话,应某确实在收集泰山郡各县志史料,打算编撰成书简,老时拜读一二,聊表心中惬意!”应劭大大方方地说自己的目的,一是抒发心中所想,确实对这方面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二则是他只想做个闲情雅趣的官当当,不想也不会卷入政治暗斗,尽管对他个人放一百个心。

曹昂也是深知应劭这自保的心思,笑了笑说道:“应府君成书之日,子修定会登门观阅,期待府君大作完成之日啊!”

“哈哈哈,好说,好说,就是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时间来着述了!”应劭朗声笑道,一边又心虚失落起来,“现今民不聊生,各地反叛贼子不计其数,这泰山郡也是连年遭受饥荒、贼乱,加之老朽身体每况愈下,实在不知何时能梳理其中……”

曹昂忙安慰道:“应府君定要保重好身体,这黄巾军叛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相信,随着剿灭力度的加大,咱们官军会尽快平息余众的。”

“哎……没法了,只能苟活着,不过啊,这黄巾叛乱的形势倒是令老朽想起一件逸闻!”应劭摸着撇胡须,饶有兴致地看着曹昂说,“就是不知道子修愿否听听?”

“子修愿闻其详,还请府君大人示下!”曹昂也是比较尊重这应劭的,不知为什么,他也想改变他的命运,不至于后者竟到晚年都还要颠沛流离,逃亡失所!

“据说武帝时名臣宋均,任九江太守,而九江郡多虎,他到任之后施德政,则群虎渡江,虎患遂绝!”应劭缓缓说道,似乎是在质疑,“都说这些虎东渡,可是谁又真正看见过?如若宋均做了三公,德被四海,那老虎们岂不是要扶老携幼,跑到殊方绝域去了吗?”

“噗嗤”一声,卢洋不禁笑出了声,她赶忙红着脸捂着自己嘴巴,一手牵动缰绳,轻轻踢着马腹,放缓速度,似乎不想因为自己打扰到二位的倾谈!

曹昂倒是完全没有任何玩笑的意思,他蹙着眉头,思考应劭说这些话的深意到底是为了什么?不会就只是单纯讲故事吧?

这宋均难道不就是最早的环保人士吗?那到底真相是为了什么?

广施仁政,老虎就耐着野性,不残害百姓,直接跑了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老虎到底代表着什么?

而事实到底如何?

为今都已无从考证,只能在留下的这些史籍资料里看到记载所传承下来的,不也是想要让我们看到的吗?

应邵发现曹昂陷入思绪中,立即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是感慨道:“真希望这些叛贼也能像群虎那样消失于山野啊!”

“子修明白应府君的意思了,群虎只是一个象征,甚至有没有这个‘虎’都无关紧要,最主要的还是之前的‘德政’,只要有广施仁政,就不怕这些个‘虎’了!”曹昂再次向骑马跟随在身侧的应劭抱拳,他这次是真有些佩服应太守大人了!

应劭摸着胡须感慨道:“曹公子天赋异禀,实乃不敢想象,子修会成为如何能够影响曹家大局的人物!”

“子修尚且年轻,理念、经验等各方面不足,正需向应府君等志士学习,为今能够得府君指教,晚辈真是幸运!”曹昂没有托大,但是究竟是不是“德”才能治天下,他在心中是抱着深刻的怀疑的,没有武力征伐,哪有什么“德政”施展的机会,直接就被别人举兵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