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带着数千人仓皇过谷城,在用了谷城令桓邵准备的粟饭后,一行人马不停蹄,沿着崤函通道向着函谷关进发。
等到了函谷关,有此雄关做守,刘宏才稍微放下了心,车架刚过关,就下令封赏一干随员大臣和关守。又令京兆尹张奉在长安做好各项迎驾的准备。
当然刘宏更关心的还是关西各镇的情况。
此时,关中各镇兵马还有数万,其中雍州虎牙这些劲旅也在。原先犯边的羌人已经在讨虏校尉盖勋的反击下,被赶出了关中。
之后羌人为首的北宫伯玉又和凉地汉人豪势闹翻,一番火拼后,也没了再犯关中的实力。
所以目前关中的防御重点就是函谷关一线。
于是刘宏车架未西,就任免随驾的卫尉杨彪为东面诸军持节,可以便宜从权,开府建衙。
这就是让杨彪自己组建班子,还给了编制能征辟忠良入吏。
选杨彪是因为其人壮节,其家又是关西望族,自然是这位置的好人选。
实际上,刘宏非常清醒,自车架入西后,过往那种以关东为重的选人用人风格就要被关西给替代了。
毕竟,随他入关中的不过数千人。相比于关西百万人,不过渺渺。不依靠关东的世家,刘宏连生存都难。
但刘宏也没有完全放弃,长久以来的帝王心思,还是让他用了手段。
除了任免杨彪为东面诸军节度,刘宏还将自己的近臣也就是黄门侍郎射坚安插到了杨彪的幕府。
射坚是扶风人,又是自己的近臣出身,必然能很好的协调两者的关系。
之后,刘宏还任免了心腹将高焉为蒲津将,防止叛军可能从此处绕击。从这里,也可见刘宏是有一定的军略能力的。
因为从东面入关除了函谷关这条路,还有北面一条蒲津关道。如果叛军从京都过孟津入河东,然后就能从蒲津关渡大河,直接沿着郑国渠到栎阳,再西到高陵,而高陵后面就是长安东的霸桥。
可以说,走蒲津直接就能绕过险要的函谷关,直击关中。
所以刘宏才将器重的高焉派往那里,为自己东北道守将。
高焉在后世官居上谷太守,后袁绍据河北,令其送饷,但钱不足,就被袁绍以命相抵。
高焉的副手是蒲板令徐英。
此人也是刘宏简拔的心腹,是他的郎官外放的。徐英是关西冯翊大族出身,为人刚毅爽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刘宏相信有高焉、徐英一文一武在,定能为他守住蒲津关渡。
自觉完备的刘宏,带着车架继续向西了。
但那边被他抛弃的京都,却有了自己的想法。
……
河南叛军围城想要逼降城内。
但对于城内的两位留守,尤其是司空许相,素知其为人作风的河南世豪们心里面却没有多大的把握。
许相家就在汝南,其家与袁氏一样,都是世出公卿的豪门。这些人的利益和中央骨肉相连,并不会因为同是河南世家就会屈服的。
尤其是他们从投降的赵谦那里知道,之前廷议上,就是许相最激烈,要出兵征讨他们。
但出人意料的是,城内竟然同意了和谈,并允许叛军出使者入城。
但到底让谁去呢?
这个节骨眼,谁都知道孤身入城到底有多危险。
汉室毕竟有二百年累世胶固之恩,谁也不知道在这京都里到底有多少愿意为汉室去死的。
到时候,入了城,被这些人抓住焉能有命在?
此刻已经是大功将要抵成的时候,谁也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去给别人染带子。
本来这种活都是荀攸的,这人傻,还热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