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策(1 / 4)

犁汉 痴人陈 2352 字 3个月前

这封檄书是东面招讨杨彪送来的。

此前杨彪刚刚在关外大败,关西朝庭还没商量好如何处置杨彪,这人自己就送来了一封策书。

此书没有交代为何会有一败,反而开始大谈关东军如何如何。

其中杨彪说,关东与我关西,有三长。那就是我贫彼富,我弱彼强,我狭彼广。

关西的公卿们很恼怒,他们不知道这些吗?要你杨彪的小儿辈说?

不是看在你父的面子上,你杨彪经此大败就已经被褫夺了,还在这里高谈阔论?

但紧接着,杨彪就在檄书上说,我关西无他,只有三样。

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这就让包括刘宏在内的关西公卿们疑惑了,刘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三样。

然后就听杨彪继续讲道:

“在天时,我为正,彼为逆,我为父,彼为子。臣篡君,为不忠。子乱父,是为不孝!此,不忠不孝之徒,天厌之。”

然后就是地利。

杨彪说,现在关西军有崤函为阻,河东在侧,东西险要中,龙门、蒲津、风陵、陕津等渡口,还控制住了关中最重要的门户,天险函谷关。

可以说,在关中的传统防御上,关西朝庭这一方是完备的。而且因为河东的倾向,并州一系列的郡守都是倒向关西的,所以理论上,关西这面还能通过河阳转而南下攻击洛阳。

在关西占据如此形胜之地的时候,即便关东军在关外偶有小胜,但却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东西对峙的格局。

此为杨彪所言的,关西以地利胜。

但这些都不是关陇公卿们所激动的,因为他们也知道这些情况。但地利是死的,函谷关也是死的。当年高祖先入关中,不也是企图以函谷关为凭阻挡项羽的西征军吗?

但结果呢?不还是有鸿门之耻!

但下面,杨彪所说的第三件事,就不同了。它真的让关西公卿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这也是杨彪说的人和。

这一次关外大战,虽然败了,但却有意外的收获。

那就是实际上当时在关外的关西军实际上只面了关东军的一部,也就是曹操部、皇甫丽部,而其他诸部,皆坐了壁上观。

虽然说来杨彪的数千大军只战了关东军两部就大败,也是丢人。但从这里,就看出关东诸将内部之不和。

本来将领们之间明哲自保,逡巡不前也是常态了,但关东军这做派,只能说明他们还未能整合本部,也就是说没有形成自己的中央权威。

这就让杨彪看到希望了,他们原先以为关东世豪们能策划出这样一场清君侧,肯定是一体的,但现在看,情况不是这样。

在之后,杨彪坐守函谷关的时候,就偏偏遇到了数队从关东军投诚来的军吏。

这些人都是原北军中的关西士,因为卷恋家乡,偷偷就逃了出来。

从这些人口中,杨彪坐实了自己的猜测。

那就是关东诸军真的是相互牵绊,在函谷关下,每日饮酒作乐,没有人言战,就有人说时机不成熟。总之,关东军力虽大,但却拧不到一块,反而相互牵绊。

于是,才有了杨彪这次的策书。

在分析完敌我之后,杨彪还给了朝庭诸公对策。

分别为:

“结外援、调外兵、固城砦。”

首先是结外援。

杨彪的意思是让关西朝庭捐弃前嫌,效远交近攻的策略,对河北一带的黄巾进行招抚,让他们从关东的后方袭扰洛阳方面,争取断了关东军的粮道。

其中杨彪还特别指出了邺城的泰山贼。他说泰山贼诚为天下大贼,但现在不妨用之,以其兵锐,一旦南下大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