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落幕(1 / 4)

犁汉 痴人陈 2320 字 3个月前

大谷关上,慌乱急促的号角“呜呜”响起。

关城上,戍壁内,留守的袁兵乱糟糟的从军帐中涌出,茫然地看向四周,然后被军吏们驱赶上了城头。

关内,十几名骑手刚刚翻上战马,一些伴当们正胡乱地往褡裢里塞些吃食。

未等多久,在军吏的催促下,这十几名骑士就从关门口奔出,他们要到北面去哨探情况,查看敌军到底来了多少。

从南关门内,一群征夫刚将一批军粮给转输到这里。他们前脚刚进关,后脚关门就紧闭了。

这让本就胆战心惊的征夫们骇得失魂,他们都不是傻子,只要看到关内袁兵们那副样子,就知道大战要来临了。

而其中有随军久的,看到这副场景则想得更多了。

毕竟大谷关是处在大军后方的,如今外面出现敌军,那是不是说明北面的大军危了。

这种事情他们不敢多想,但又忍不住去想。

这会关内乱糟糟的,征夫们也不知道去哪里,只打算先将粮秣入库交差。

但这个时候,一名穿戴两裆铠的武士奔了过来,直接表明身份,说征召他们做兵。

征夫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不愿意的,毕竟转输虽然累,但只要不遭遇泰山军和盗贼,安全还是能得到保证的。

可要是拿了刀枪上了城头,那真的是生死由不得自己了。

但奈何,当那军吏抽出刀时,他们这些人的意愿也无足轻重了。

……

大谷关内的袁军守军只有八百人。

正是因为处在大军后方,此关也多用来作为大军粮台,实际上的防护并不多。

但今日早上,关外就出现了一股股溃兵,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护军,但无一例外都是伊水大营的军兵。

作为粮台转运使的枣祗连续盘问了几个逃回来的军吏,他们都说前方大败了。

这般异口同声,使得枣祗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那就是袁绍带着十万精兵北上,竟然一战而没。

不过也有好消息,那就是这些溃兵都没遇到过袁绍,也没听说过关于陈公的什么坏消息。

在这个时候,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于是,枣祗稳住慌乱,开始准备应对前方战败的恶果。

枣祗很清楚,因为将兵力都支援到了伊水大营,大谷关的防御力量是非常薄弱的。

但枣祗却不能不守住此地。

先不说他有守关之责,只就关内那数十万石粮秣就必须要守住。更不用说,目前颍川外部的防御,也就是大谷关有点实力了。

毕竟大谷关还是有粮台的职责,军力防守再少,也有八百敢战之士。而后面的广成关却基本是个摆设,关内早就空了。

所以枣祗明白,他不守大谷关,那颍川必然不保。而枣祗自己就是颍川人,家中子弟和族产田地全在颍川。

如果他守不住大谷关,让泰山军南下颍川了,那他枣祗就是真的要破家了。

谁让他们枣家也是颍川豪族呢,妥妥是泰山军要清洗的对象。

其实除了这份私心之外,枣祗想坚守大谷关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希望能坚持到袁绍撤下来。

他与袁绍上下十余年,君臣之间的感情还是非常深的,枣祗自己的道德是无法让他做出背弃主公的事的。

所以,枣祗很快就将抵抗意志传递给关内的几个曲将,并让他们准备一支精锐的骑队出关北上,哨探消息是一面,接应袁绍又是一面。

此外,枣祗还让他们尽可能补充兵力,以八百精兵为核心,迅速编组为一支三四千人的守城部队。

本来按照枣祗的想法,扩充应该是不难的,因为北面还不断有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