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没打扰他们匆匆离去了。然而,那少年处变不惊的独特气质吸引了诸稽郢,就仿佛整个王宫在他眼中微不足道一般,这着实让他吃了一惊。
“未知大王所言是否适才长身立于长公主身畔之俊逸少年乎?”诸稽郢小心翼翼地问道。
“嗯,正是此子。如今军中泾渭分明,大将军石买之势力根深蒂固,长此以往,下级将卒恐对君之令阳奉阴违,故战者不力也。寡人欲以此子为契机,整肃军中石买之党羽哉。”说到这里,允常的眼中突然迸射出两道令人不寒而栗的寒芒。
而诸稽郢也明白了自家大王的意思:他念及石买昔年陪同他一起东征西讨的旧情,让他挂着“大将军”的荣誉头衔。然而他石买在待退后,还妄图铲除自己指定的统兵之人,企图通过灵姑浮来操控越国军权,这是他万万不能忍受的。
“呃,下臣知大王之所虑,吾观此子气概非凡,并非泛泛之辈也。以下臣之浅见,莫不如明日令其当廷与朝中武艺高强之人比试一番,倘若此子胜之,便可委之以军中重任,不然,恐朝堂众臣难以服之。”诸稽郢略一思索沉声道。
允常想闻之眼前一亮,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事实胜于雄辩”。
“大王,下臣不知君因何不寻灵姑浮相商乎?吾以为此事彼理当知情也。”这个念头一直在诸稽郢的脑海中来回翻涌,他思索良久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哎,寡人虽笃信灵姑浮之为人忠义,然其既为大将军石买之婿者,处境颇为尴尬也。寡人不忍其知情后左右为难,故而未曾寻其相商焉。”允常无奈地摇摇头,苦笑道。
允常考虑得不可谓不周到,他是设身处地为灵姑浮着想,不愿意这个得力将领陷入两难的境地,这令诸稽郢听后也感动不已。
允常能在即位后开疆拓土,带领越国走向一个全新的巅峰,其个人魅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而正是因为他能关心下属的想法,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使得他手下臣子更为爱戴、拥护他。
“依卿之见,寡人寻何人与子越比试方才有说服力乎?一旦此子胜之,寡人又当委其以何职乎?”允常询问道。
“下臣观此子似与长公主颇为投缘,此子若欲配于长公主,唯有右司马一职方配之。”诸稽笑盈盈地说道。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