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机不可失!我高启盛也想造汽车!(3 / 5)

目前的主业,也只是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和矿产。

而听弟弟高启盛这意思……

他也要进军汽车行业,造纯电动汽车?

都说隔行如隔山。

弟弟这一跨行,未免跨得也太远、太狠了吧!

不过出于尊重,高启强并没有打断弟弟的讲述。

弟弟如此激动的介绍,肯定有他的道理。

虽然高启强读书少,但他起码的常识还是有的。

当然知道,相比于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在功能部件上,肯定会简化不少。

就像之前给儿子高晓晨,买了那些遥控电动玩具车,拆开就能看到没什么部件。

除了电机和电池之外,好像就只有一块带天线的电路控制板,其他就没什么东西了。

虽然用于人员驾驶和乘坐的纯电动汽车,绝对比玩具汽车更大、更复杂,为了安全和舒适,也需要考虑更多。

但是相比于造燃油汽车,应该还是简单了许多,最核心的技术瓶颈,可能就是电池,容量够不够大、充电够不够快、安全性够不够高。

可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得益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迅猛发展。

用弟弟高启盛的话来说,龙国如今的电池行业,早就是世界顶尖。

不管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各方面的技术指标,早已遥遥领先全世界。

而且这些电池,早就在电子产品、混动汽车等上面应用普遍,各方面早就经过了考验。

另外。

就如今国内成熟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车壳、底盘、座椅,到刹车、轮胎、灯具、线束……大大小小各种零部件,都有很强的供应商。

而生产电池电机的企业,只要给足他们利益,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搞出一流的车用电池、电机和电控,提供一整套成熟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那么成立一家汽车厂,找一帮人做好汽车设计,再找好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最后哐哐哐的一顿组装制造……

似乎,好像,大概……

依靠国内成熟的工业基础,造一辆纯电动汽车,好像真不难。

尤其是从规模经济来讲。

当生产数量足够多,成本就会大幅降低,产量越高,就越挣钱。

就像各大车企上市发布一款汽车。

如果只卖了几千辆,那肯定是亏死。

如果几万辆,大概也就勉强保本。

但要是能连续月销过万,总销量几十上百万辆。

那么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之下,成本会均摊得特别便宜。

以至于官方指导售价几十万的车,其实打个六七折,都还有利润。

所以……

在高启盛的游说下,高启强也很快明白,在国内生产纯电动汽车,确实没什么技术难度了。

相比于技术上的难度,真正有难度的,反而是怎么卖车。

当初为了捧红带火华龙轿车,徐雷可是亲自上阵。

一有机会,就向富商权贵们推销。

堂堂龙国首富,愣是像是汽车销售一样,带着大家试乘试驾。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即便如此,华龙轿车的销量也是缓缓爬升。

真正让这款车,彻底全球爆火,在中高端轿车市场站稳脚跟。

反而是徐雷那一场震惊世界的车祸。

华龙轿车被撞下山崖,连续翻滚,气囊气帘全部弹出。

那一场车祸,让人们见识到了,这款车在安全方面,是多么‘丧心病狂’。

其他售价不菲的豪车,都是各种钢材里找铝合金,而华龙轿车是大量铝合金里找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