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叶果:难道你以为,留你下来是来享福的吗? “才过旱灾,又来水灾。老天是不想老百姓活下去了吗?不行,我得赶紧让手底下那些人,赶紧别乱送粮了,一两都不行。” 他的话,让叶果想起了叶老爹的话。 所以,一高兴就送粮是这边的传统吗? 卢县令出去之后,好一会儿才重新回来,然后一脸生无可恋的坐着。 “小果,国师大人既然已经观测出如此大事,为何公文迟迟未见下发?” 不是卢县令找茬,而是他即使看了信,心里也抱着侥幸心理。 叶果看了他一眼,喝了一口热茶,“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陛下,而不应该问我。” “徐国师早就说,免税的政令已经下旨了,为何又迟迟不到?” “而且你说的三皇子,也连个影子都没有。莫不是已经回皇城去了?” 说到三皇子,卢县令也很抑郁。 因为上头拨来的救济粮,他可是一斤都没见到。雍州府的公文中可是说了,南三省各地都下发了朝廷的救灾粮。 他还想找三皇子主持公道呢。 “不行,我等下就赶紧上折子去。这都多久了,救灾粮再这么拖下去,在路上都要发芽了。”卢县令话音未落。 然后就看到县衙师爷,抱了几本县志进来,泛黄的页面,一看就很有年份了。还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书生,跟在他的后面。 事从缓急,卢县令连对方行礼的时间都不舍得浪费。直直就问,“查到了吗?昌化可曾遭遇过水灾?” “回县爷的话,十五年前,昌化曾经遭遇过水灾,后来就修了沟渠。现在的昌化县,也是在那之后,选了地势较高的地方重建的。” “这是杨先生,曾经经历过当年的水灾。”师爷得体的道。 “杨先生坐,那麻烦您说一下,当年的情况。”卢县令把师爷递过来的县志,放在他和叶果中间的小桌子上。 县志记录的都是历年发生的大事,以年份位为单位。叶果拿起一本,便迅速翻阅起来。 杨先生看起来应该也有五六十岁了,说话十分的清晰,有条理。 关于十五年前的水灾,他说的内容,比县志上记录的还要详细一些,尤其是时间地点,记得格外清楚。
第181章 县志(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