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多入汉籍的?”一万多人了,看着数定是不大,但是许定对这个相当敏感。
别说他,换了大汉任何人都对入籍之事很敏感。
许定的这个创举可是开了从未有过之先河,大汉各地有不同的见解。
褒贬不一。
保守派自然是大力抨击。
改革派,至力于对大汉四周打开局面,希望融合儒化蛮夷的人,自然是交口称赞。
法正道“师父,前面我说了新倭军伤亡了差不多十万左右,您定下的规矩,战死者,家人可脱籍入汉。
所以新倭军的倭人打起仗来格外的拼,狠不能跟扶余人同归于尽,你知道吗,那些受伤重残者最懊悔的事就是不能死在战场上。
所以因为这个原因脱籍入汉的占了九层九。
现在他们的家人都有了新的身份,我大汉的子民,我大汉的户口,这些人在东北很受其它倭人羡慕。
元皓先生每次提起这个,都对师父你的这个规矩称赞不已,称之为神来之笔。”
“呵,元皓当然高兴了,有了新的户籍,有了新迁人口,东北数省就有了基础人口,他那几个州府才算是真正的立了起来。”许定哪里不知道田丰打的什么主意。
东北数省,抛开辽东之外,哪一个地方不缺人。
哪一个地方不需要地展开拓。
只要是人,田丰都想留下来,别说乖乖听话的倭人,就是北边在远一些的挹娄,他都想部迁下来屯边修路。
“师父说的是,元皓先生了为多迁移人口,让各郡府变得更充实一些,可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法正道
“我回来的时候,听说他还想从海东州再调些倭人过去,不过此事比较重要,所以让我问问师父,还需要倭人去东北吗?”
许定摇摇头道“不需要了,就现在那么多的倭人就足够了,你想等这些倭的繁衍一下,人口要不了几代就百万了。
东北那一片地,土地肥沃,特产丰茂,只要解决了住跟御寒的问题,那里很快就能发展起来,而且潜力巨大,怎么能在多放倭人在那里。
所以扶余国灭之后,新倭军部西调,那些没有入籍的倭人换着地方让他们开垦土地,修路挖山。
入籍的以后也打散与我们汉人杂居,不能让他们形成一窝,更不能连片。”
法正不明白为什么许定对倭人的防范意识如此之强。
好像倭人做过什么对不起他的事一样,变着法的折腾。
当然法正并不是同情倭人,毕竟倭人还是蛮夷之一,不需要过多的怜悯。
因为这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大汉如此,其它国家也是如此。
乌桓许定都没有这么过份的折腾,但是倭人却一刻不停。
难道就因为倭人人口众多,需要大幅度的削减。
思来想去,法正觉得只能是这样。
接下来法正又跟许定讲了讲东北的其它事情,等汇报完了,许定才道“东北的事暂时放一边,这次叫你回来,一是你到了成婚的年龄,二呢有一件很重要的是需要你去做,奉孝说我们平州、青州、徐州、泰州、辽东等地,没有一个比你更适合去完成这件任务的了。”
这么重要,法正先是一惊,不过一想到是郭嘉那家伙提议的,到是心生警觉。
郭嘉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这家伙别看弱不禁风,但是焉坏焉坏。
法正是深有体会的。
所以法正拭着问道“师父不知道这是什么任务,奉孝先生是不是太抬举我了,我感觉我可以完成不了。”
遇郭嘉没事先做一个防火防盗防水准没错。
“呵呵,怎么孝直还怕奉孝,你看你们两人表字都有一个孝字,我觉得你们应很有默契才对,放心吧这个任务不难,只是时间需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