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黄太吉的议和诚意(3 / 4)

夺鼎1617 猛将如云 5435 字 2020-05-01

秣马,做好继续与黄太吉周旋的准备!”

洪督师是不太相信,同时也不太希望朝廷与辽贼的议和能够成功。这一点上。以他对朝廷内部各派势力的了解算是判断正确。他所做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大量的储备物资,以木柴等为主,同时,将城中那些圈养已久的马匹轮换着到城外放养,啃食些青草,也好为以后的战事打下基础。

当下,他将自己的想法与邱民仰、曹变蛟等人一一作了明,众人不敛手称是。称赞督师大人的处置极为的妥当。

从第二开始起,广宁城中出外砍伐木柴,到山林之中采集些蘑菇木耳之类的兵丁骤然增加了一倍不止。每城门分为上午和下午各自开半扇,每次开发半个时辰,让城内的马夫和骑兵们分期分批的将各营各镇的骡马赶到城外放牧,饮水。

“皇上,底下的奴才们做的统计,昨出城的明军军士大约有二千余人,骡马头口也有一千多。今日数量达到了将近四千人出城采伐木材,准备柴草。出城放养的马匹也多了一倍不止。”

黄太吉身边的噶布什贤章京吴拜,一面伺候着黄太吉换上盔甲,示意马夫将多尔衮进献给黄太吉的那两匹来自方的骏马备好,口中还在同黄太吉交流着,将这几日的军情变化告诉主子。

“朕的虎口那里有些什么情形?”

黄太吉口中的虎口,便是他的长子,眼下的肃亲王正蓝旗满洲旗主豪格。

吴拜对这个日后的大清国皇帝和大古博格达汗的情形自然是不敢怠慢,不是事事关心了如指掌,也是能够掌握的七八成。

“肃亲王主子命人来报,那些打柴放马的明军士兵,已经越过了第一道长壕,长壕内的木头差不多都被他们运进城里去了。左近山中的明军兵士也是越来越多。肃亲王请皇上示下,要不要将这些距离皇上太近的明军士兵驱赶的远一些?得滋扰到皇上?”

黄太吉黑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给祖大寿传旨,朕要派他的兵丁部下一些差事了。告诉豪格,既然第一道长壕已经被明军拆毁,不妨把第二道长壕也让出来!”

当晚上,广宁城下又是一片灯火通明。

马绍愉春风满面的策马立在城下。周围数百名黄太吉的噶布什贤兵如同众星捧月一般护卫着他。

“大人!学生幸不辱命!老憨洪太已经同意了议和条款。并以用印!现将议和条款奉上,请老先生指点一番,如不妥,便请老先生与学生一道署名。发往京师请陛下圣裁!”

“人得志!”从洪承畴到邱民仰,一直到曹变蛟、王廷臣、马科等人部下的参将游击们,心中都油然而生浮现出了这样一句话。

不过,人家也算是有成绩,却也不得不好生敷衍一下。

当下。洪承畴命人放下吊篮,将议和文本吊上城头。果然,在双方使臣签字画押的上方,黄太吉的印玺朱砂鲜明的盖着。草草的看了两眼,洪承畴见条款与之前所见并二致,不过是些文字上做了点变化。

“今日色已晚,老大人不妨回去好好看一下。如不妥,便请老大人用了印。派人送到马先生处,我等便即刻发往京师!”在马绍愉的下首,范文程也是一脸的急切。朝着城头洪承畴喊出了自己内心的希冀。

“奴酋急于议和,定然是国中有了危机!”

洪承畴从黄太吉的诸多表现上,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为了令洪承畴和城中诸将能够尽的同意这份文,并且联名发往北京请崇祯御批,范文程命随行的包衣阿哈们将数百头猪羊和不少的酒水、菜蔬、茶叶等物摆在城下,请洪督师赏收。

这些猪羊酒水菜蔬等物,是打消了诸将心中的疑惑,看来这次仗当真要以议和达成而告终了。有那心思的,已经开始琢磨日后开了边市,自己所在的防区城堡。能够赚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