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婚礼上的插曲(3 / 4)

夺鼎1617 猛将如云 5369 字 2020-05-01

生一阵豪情,眼下的巴达维亚,已经不再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地区号令一方勒索盘剥的权力中心。

十几年下来。巴达维亚或者是土人口中的雅加达,只是一座荷兰人在南洋的商贸货运码头仓库了。周围的所在,只要是出了城墙,行不多远便是南粤军的地盘。不过这样也好的很,东印度公司十七人委员会便是很坦然的和公司的股东们,“这样不好吗?外面有人保证我们公司的安全,让我们可以顺利开展商业贸易活动。同时我们不必养那么多的武装力量。这样便大大的降低了公司的各项运营成本。如果你们打算少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红利的话,那么我们委员会可以考虑重新组建一支规模庞大的武装力量!”

要组建武装力量?要重新打造一支可以控制整个东方海面的海军舰队?可是这样一来,自己腰包里的钱就要和教堂壁画上的使一样,长了翅膀飞得不知道到哪里去。这如何能够让公司的股东们同意?

反过来看看现在,南粤军的水师便在巴达维亚城外水域游弋,只要在海关报了税款,便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南粤军水师的保护,我们何必多此一举的搞自己的舰队呢?须知,海军可是吞金兽。

而眼下南粤军给东印度公司的外界环境实在是太好了!好到了十七人委员会的委员们躺在铺着厚厚垫子上的巨大铜床上都可以轻松获得丰厚的收益。

那些贸易的契约、单据,代为向海关报税的票据,通关的手续,炒卖合同的行为,都大大的符合荷兰人的口味。本来他们就是利用船舶在各地进行运输来获得巨大差价的海上马车夫。如今可以把马车卖了,从事南粤军统帅,眼前的这位李公爷所的金融服务业来获得巨大的利润,底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何况,李守汉还给了荷兰人一个好买卖。

那就是利用荷兰人的身份,插手欧洲。在欧洲大陆上眼下越发燃烧的战火。里面的燃料除了欧洲各国的人命之外,填饱那些炮灰肚皮的粮食,他们手中的武器,身上的军服、盔甲,又有哪个不是荷兰人友情给欧洲各国的君主们的?通过将南中所生产的各种工业品、粮食运到欧洲,通过这项让欧洲各国国王都不断咒骂。但是却又不敢不从的缺德商业活动,荷兰人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为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代表能够同倭国德川幕府的松平信纲老中坐在一处言谈甚欢,那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着另外一个缺德带冒烟,但是又利润极为丰厚的合作项目。

倭国志愿兵!

荷兰人虽然不比当年纵横七海的气魄了,但是海上马车夫的老底子还在。从李家三公子和葡萄牙复使用倭国志愿兵征战四方开始,这群荷兰人便将大名和将军们眼中的社会不安定因素,遍布倭国三岛乡村城市的前武士,现在的浪人团伙,后世让全世界都谈虎色变的日本野库崽。当成了自己下一步的商机。

能够在奥斯曼皇帝麾下将巴尔干杀得血流成河,将榜噶剌通往乌斯藏的道路用皮鞭和棍棒迅速打通,这样好的炮灰资源怎么能够错过呢?要知道,此时的欧洲大陆也好,英吉利也好,都是需要大批的人手来充实自己的军队的。

只要在南粤军这里备案,拿着李公爷用了印的批文,用船只运上几船大米、印花棉布和大批的铜钱去了倭国。那么上至倭国的德川将军,下到各处大名的家臣。都会将前来招募雇佣兵的招募委员伺候的无微不至。至于兵员,更是要多少便有多少!甚至会有大名低声下气的和招募委员商量,“你们此去欧罗巴,山遥路远,风波万里,船上少不得会有人一命呜呼。必须要多带上些。以防止路上损耗过大!”言语之中,长途运输的不是人,而是骡马牲畜一类的货物。完全是后世的日本陆军做派。

被成百上千到欧洲充当雇佣兵的倭国前武士塞得满满当当的荷兰夹板船,每一个船舱都和南中出产的鱼罐头相差无几,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