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不是不想时候未到(2 / 5)

夺鼎1617 猛将如云 5932 字 2020-05-01

李沛霖做了一个前提性的发言,然后才缓缓的出“马瑶草所求之事,也是与勤王之事有关。”

马士英与籍贯顺府大兴县、现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控制着陪都、江南和淮扬地区的史可法二人关系不错。(嗯?哪里又有点不对了。马士英这个大奸臣居然和史阁部关系不错?)如今崇祯同学的旨意下了,要求各处兵马勤王,连远在岭南的李守汉都接到了旨意,身处淮扬地区的史可法又怎么能够逃脱呢?他接到的旨意是令他以督师名义出兵“勤王”。在接到旨意两个月后,史可法传令江南各镇兵入援,誓师勤王。(这是史实。他在崇祯十七年二月接到的命令,四月十一才下令动员,到了二十二日,得知北京城已经被攻破,朱由检同学去了景山单程游。中间的这两个月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

可是,淮扬地区、留都、江南虽然素称富庶,但是却也是饷械两缺,钱粮不足,军队欠饷严重。史可法又是职责所在,只得与邻近的好友马士英商榷办法,上哪里去筹措这大笔的军饷军粮?

于是,便有了马士英开口向李守汉寻求帮助之事。

“江南富庶之地竟然饷械两缺?”李守汉听得了马士英为老朋友史可法求借勤王军资之事,不由得两眼翻了个白眼,“你这是在逗我呢是吧?谁不知道扬州、江南素来都是富得流油,在那当官都放屁油裤裆的地方?!还什么饷械两缺?”

李沛霖手中捧着马士英的书信,被李守汉的惫赖神情弄得又好气又好笑。您还好意思这些?史可法如今就算是想在扬州、留都和江南一带找大户摊派,想方设法的而筹措军饷,只怕都找不到人!您可是在一开始就往长江流域运河流域大肆走私精盐,挤压扬州盐商的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的。

如今江南各地虽然因为不归南粤军管辖而没有执行各项税收钱粮制度,可是士绅富户的日子仍旧不好过。原因很是简单。不曾进入南粤军在上海、江南等处设立的两个外围组织,松江商贸区和江海联防协定的,也就是没有给南粤军当商业和金融上的带路党的家伙,没能混上买办资格,不曾与南中商人们展开贸易活动的,大多混得无比悲催。

仅仅是晋商率先发起。无数江南商人跟进的一两白银换一块银元的行为,就已经让无数家中藏了数十万两白银的富户悄无声息的财产缩水了至少一成!原因很简单,南中银元一块含银成色颇高,对外打得招牌便是纯银之物,其实也差不多了,成色应该是在九九八以上了。一块银元折算下来银应该为八钱上下,而江南的细丝银子,成色大多是在八成五左右!也就是一块银元实际上都是当一两库平十足纹银用!但如果是民间其他的银子,比如元丝、馃子等成色不好的散碎银子。估计还要一两半。扣除火耗和运输折损,仅此一项,晋商们和南中商人们就获利颇丰。更不要那些大工场采用果下马纺织机生产出来的精制细布、还有细盐、白糖等物。这些商品,都是悄无声息的将淮扬、江南的财富收割走的罪魁祸首。

再加上官绅大户们仍旧不交税不交粮,你让史可法一个空头督师如何去面对分别驻守淮安、泗州(今安徽泗县)、临淮(今安徽凤阳临淮关)、庐州(今安徽合肥)的总兵刘泽清、高杰、刘良佐和靖南伯南得功这群骄兵悍将的鼓噪索饷?左思右想,也只有向梁国公开口求助了。于是,便只得老着脸皮请朋友帮忙,代为开口试探。

“要借多少?”李守汉倒也是直截了当。

“马瑶草信中不曾明。只是有此事,请主公看在同殿称臣的份上予以关照。具体事务。他会让史可法派人到留都或者是上海去同我南粤军之中主事之人相商。不过,从他字里行间逗露出的一点意思来看,史可法至少要借足可以支应三万人兵马数月的粮饷和军械甲胄!”

“哼!”李守汉鼻孔里哼了一声,将手中的毛巾丢到了一旁,这些人总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