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价日廉且不限文笔,且不那为秦始皇翻案买好的马士英,就连贩夫走卒都大放厥词,公然骂吾等名为仕子,实为虱子,只能寄生饮血,不能为下谋一丝利。这等有辱斯文之言,频繁见于舜时报,若无南蛮子纵容,岂能如此?周兄,句大实话,吾等非是为自己砸报馆,我们是为下读书人争一口气。”
周钟闻言低头不语,半晌才“所谓君子远庖厨,这等事毕竟不光彩,吾等远远观之即可。”众人一听顿时欢欣鼓舞,于是,一场针对南中商人的暴行开始了。
很快,北京城又重新冒烟起火,江南时报、舜时报等报馆被砸,伙计被殴打,百十家出售南中商品的商铺也普遍被砸。京城之中的青皮混混们乘机砸开商号将那些往日里觊觎已久,垂涎三尺的贵重商品洗劫一空。当然,南中商人伙计也不是好相与的,可惜单独的商铺难以对抗少则数十多则数百的暴徒,因此他们很快就选择了联合。
在南中商社的主持下,多数商人伙计选择聚居在了东江米巷,同时将手中的武器集中,由各家商号接受过军事训练的青壮年掌握,成立了联防队,在巷子口筑起了街垒,作为防御设施。同时派人出城往津去送信求救。
少了南中商人这个商品来源,一时间,刚刚被大顺占领的北京物价顿时翻着跟头向上涨,城内人心惶惶,都生怕一个不心,一场大战重新展开。这种情况,大顺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但是一方是对大顺至关重要的南中商人,一方则是大顺需要收揽的仕子,对谁都不能轻易下死手。
所以,大顺子李自成考虑再三,决定让牛金星出面去劝和,报馆暂时停办,对于南中商人的损失,大顺一律加倍赔偿。对闹事的人,凡是仕子一律教育为主,市井流氓则一律明正典刑。同时,刘宗敏也下令城中加派兵马,增大巡逻密度,遇到有在街头闹事打劫滋扰百姓者,无论军民,一律就地正法!
命令下达之后,气氛很快有了缓和,可惜,正如墨菲定律所,坏事从来都是接二连三的赶场子。
就在北京的南中商人刚刚被安稳下来的时候,津却出事了。听北京生了这样的事情,李沛霆顿时蹦了起来。
“真真是助我也!该是主公气运到了!”
第五百四十四章一战而溃
高一功和吴汝义带着招抚、谈判两项大使命往津方向而来。还不曾抵达津,在永清、廊坊一带便已经有风声传来。
津绝不投降!
津卫城内,贴满了以梁国公名义下的告示,令青壮年统一到有司衙门报到登记,“不分贵贱,不论功名。”违者,一律以通贼论处!
城内的官绅和读书士子们,虽然不太情愿,但也不得不令家中子弟带着各自家中的奴仆到有司衙门去报到、登记,然后编组。“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哦!”
所谓的矮檐下,便是此时在津城内各执刀枪密布于城内各条街道上,将火炮、子药和各种守御器械运到城墙上的京营新军和隆盛行的保安们。
在得知京城内生了针对南粤军体系的各种打砸抢事件后,此时在津商贸区主持大局的李沛霆当即便下了一道命令,隆盛行和商贸区内所有南中商号的保安全部集中,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伙计们放下手中的活计立刻报到。
南粤军的动员制度令津的官民百姓大大的开了一次眼界,昨日还是铺子里和气生财笑口常开的伙计,一夜之间便成了顶盔掼甲持刀配枪的战士。
转眼间,李沛霆手中便有了四千余兵马在手。
见自己身旁突然冒出了这么一支友军,京营新军的余部也是顿时大喜过望。原本就和隆盛行、商贸区关系密切的新军,几乎是第一时间便找上门来,要求与隆盛行进行联防,大家一起守卫津,同进退,共生死。
除了这两部人马之外,驻守在泥沽的水师6营一营也被李沛霆紧急调到了津商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