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人无三分银。”如果不是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被校长奉为圭臬的王阳明也不会在龙场悟出“心学”大道来。
因为与广西毗邻,在李华宝和黄锡衮主持广西军政事务期间,大批的粮食、油盐布匹和铁制农具,通过疏浚后的右江船运运抵百色,转而输送至贵州兴义府。
“黔中父老,淡食多年,虽有川盐入黔,但是价格不菲,非贫苦百姓所能食用。今蒙国公爱戴,以大批盐巴接济贵州。瑶草从家乡故旧书信之中得知,也是感同身受。”
其实,李华宝和黄锡衮对于周围的贵州、偏沅等省份的辐射影响还远不止输出盐巴布匹,像辣椒、土豆、玉米等作物,也开始在贵州偏沅等地出现了面积的种植。除了农作物种子和各种产品的输出之外,就是对周边省份劳动力的输入了。疏浚河道,修建道路桥梁,都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而南粤军又不是靠征民夫来进行这种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有工食银子,给饭食,给工钱的。这便对周围地区形成了磁石效应。
如此一来,贵州的黔西南地区便隐约有了些脱贫致富奔康的气象了。
这就是马士英对李守汉表示谢意的一整套理由,虽然有些牵强,但是却让李守汉无法推脱。你总不能李华宝不是你的二公子,广西不是你的辖区,运到贵州销售的那些盐巴粮食布匹铁器,不是你治下出产的吧?虽然马士英也知道这些物品势必也给眼前这位公爷带了不少的收入来,但是比起从四川运进贵州的盐巴来,从广西来的盐却是便宜得多。
当下,李守汉同这两位马大人客套了几句,命人为二位大人设坐,取来了几“方才儿郎们在江边练兵,打了些鱼虾在此,两位不要嫌弃,一起品尝一下。”
马士英倒也罢了,马凤喜却是有些话要不吐不快。
“爵帅,方才咱们在船上时便听得这边连珠炮响,本以为是贵部炮队在练兵。但是末将登岸时却不曾看到大炮放列,却是奇哉怪也了!”
面对着马凤喜的问题,李守汉却也不奇怪,毕竟手榴弹这种东西虽然早已有了雏形初现,但是当真大规模用于实战还是在南粤军这里。当即便命人取来两枚,为马凤喜讲解此物的用处和妙处。
讲解完毕之后,又命人带着马凤喜到江边试着投掷了一下,以切身体会来感受这个铁疙瘩的厉害之处。
“爵帅!此物能否售与我白杆兵一些?”
马凤喜也是个识货的,回到帐中见到李守汉第一句话便是要求购买!这种东西在白杆兵所在的川东地区,用于山地作战端的是利器!山路崎岖,且又雨水多,这种道路火炮运输困难。如果有手榴弹可以用来弥补白杆兵火器的不足,那么,不能收复重庆、成都,至少大西兵马是不能进入忠州、石柱一带的。
此时不送个人情出去,让白杆兵在四川与张献忠父子好生缠斗一番,难道等着大西军在四川站稳了脚跟之后,再让南粤军逆流而上去和张家父子争夺四川,让四川在经历几十年的战乱?
李守汉很是大方的送了四千枚手榴弹给白杆兵,至于马凤喜打算购买多少,由他自己去和有关人士去谈,银子不够也没关系,只要白杆兵继续以桐油等物抵充价款。
见马凤喜千恩万谢的离去,马士英也是心中暗喜。要他和白杆兵马家秦家有什么渊源也倒也未必。但是,川黔两省相邻。如果白杆兵能够在川东重庆一带牵制住张献忠主力的话,那势必会对贵州的压力减轻许多。
“白杆兵有此利器在手,献贼势必无力为祸西南。爵帅公忠体国,凡事想到的都是江山社稷,当真为我大明臣子楷模!”
半是出于真心,半是恭维的高帽子,马士英重新整肃衣冠向李守汉行礼。
“瑶草,你我同殿为臣,品级相当。如何动辄便行此大礼?”
“下官所的,乃是下官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