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李华宇的小心思(3 / 4)

夺鼎1617 猛将如云 5306 字 2020-05-01

降低了火药制造的成本,增加了粮食的亩产量?

“然也!”

施琅满脸都是兴奋的红光,他往嘴里啁了一口酒,指着物资清单上的手榴弹一项,不无得意的言道“此物为近战利器,无论是6战还是海上的跳帮,岛屿登6,都是无往而不利。之前只可惜,咱们的酸产量不足,无法大量制造桐钾a炸药供应。如今却是不一样了!大学里的先生弄出了一个新法子,用耐火砖等物搭建七座缸塔,从黄铁矿石里煅烧,每煅烧6公斤黄铁矿,便可以获得四五百公斤硫酸。有了硫酸,再有桐油,自然就有了这桐钾a炸药。”

每可以有四五百公斤的硫酸产量,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用接近吨的硫酸生产出来。相关的产品自然会更多。前线的炸药供应便不成问题。

“好!姐夫,这确实是件好事!来,你我兄弟在此遥祝大学里的各位先生们,对他们感谢一二!”

郎舅两个人干了一杯,各自亮了亮杯底,哈哈笑了两声,李华宇便继续听施琅讲最近南中的变化。

“这次带来了五十吨火药,可以供你消耗一段时间。以后每月都差不多会有这么多的火药运抵上海或者是别的港口。你只管放心大胆的用铳炮去轰击辽贼。”

制造火药也是要有成本,需要原材料的。这点李华宇清楚得很。虽然从李守汉起家的时候就搞了硝化田,他在倭国的时候,又将硫磺作为倭国的主要出口物资,南中又从台湾和南洋各处岛屿上大量收集硫磺作为生产制造火药的原材料。可是,硝这种东西,也是要看气才能从硝化田里生产出来的。

(对于那些位于北方,靠着撒尿集硝就能满足几万大军的火药消耗,不厚道的作者也是无语了。一面冰河期的气寒冷,一面又无视细菌的活动也是对气温有严格要求,唉!)

“莫非,父帅又在南中找到了硝石的稳定来源?”

李华宇也是颇为欢喜,硝石的来源稳定了,对于火器众多的南粤军来,绝对是个利好消息。

“华宣在榜噶剌、缅甸等处寻觅、勘探到了几处巨大的硝石矿,已经在当地土王那里给价购得。雇佣当地土人开始采掘。每月将这些矿石作为往返船只的压舱之物往来运输。目前看,至少可以保证每月有四五百余吨的硝石运抵河静、顺化等地。所以,贤弟,只管放手的施展。有姐夫的水师船只在,绝对不会让你缺少粮食弹药。”

二弟李华宝,三弟李华宣,甚至是五弟李华宸都在父帅面前埋头苦干。这一点,李华宇清楚得很。他娘黎慕华每隔几就有书信前来,将他几个弟弟的动作和行为向他做一下介绍。

如今二弟已经去做打通山川道路阻隔的事,三弟又为南粤军抢了几座巨大的硝石矿到手。这一下,南粤军的火药生产无论是从成本上还是数量上都会生一次巨大的变化。

有了几乎没有成本的硝石来源,再加上早就将玉米炭化之后取代木炭,配合上倭国几乎是属于倾销性质的硫磺输入,南粤军的火药制造成本更是大大的降低。历史上英国人在获得了孟加拉的硝石矿供应后,每吨火药的制造成本大约是在两白银左右。同南粤军的火药制造相比,从工艺上到原料来源上都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如今南粤军的火药制造,大概的成本应该在每吨七八十块银元之间。最多不会过一百块银元。这个制造成本的巨大优势,就足以耗死作为对手和潜在对手的清军与大顺军。

便是远在木骨都束的五弟李华宸,也是不停的将那些身体强壮的昆仑奴、还有方骏马不断的用海船东向运到南中,以供父帅使用。

黎慕华更是在家信里不无忧虑的告诉他,眼下他的六弟和七弟,也在跃跃欲试,准备向父帅请命,到扶桑故地,到驻节新朝歌、定东城的总督许还山帐前办事历练。这样的举动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你父亲!”黎慕华在书信了不无气